抱璞含和道俗同,寥寥万代想皇风。
后来贤智知多少,未似当年牧马童。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阅道书》是宋代作家卫宗武的一首诗词。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和传统价值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抱着古代圣贤的智慧,融合了和谐的道德和世俗之风。
虽然时光荏苒,但我们仍然思念古代的崇高风范。
然而,当今世上的贤明智者又有多少?
他们已不像当年那位牧马的童子那样纯真无邪。
诗意和赏析:
《阅道书》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传统价值的思索。诗中的"抱璞含和道俗同"表达了作者渴望融合传统道德和现实世俗的心愿,意味着要在纷繁的尘世中坚持崇高的品德和价值观。"寥寥万代想皇风"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帝王风范的向往和怀念,认为当代的贤明智者已经稀少,无法与过去的英俊贤达相比。最后一句"未似当年牧马童"通过牧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纯真、天真和无邪时代的怀念,暗示了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失去了真诚的品质。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和价值观的思考,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它呼吁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保持道德的纯净和坚守传统的美德,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当代社会浮躁现象的忧虑。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道德和人性的关注,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自身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茶边水经。琴边鹤经。小窗甲子初睛。报梅花小春。小冠晋人。小车洛人。醉扶儿子门生。指黄河解清。
花开风雨后,忍病欲消磨。未是疏狂极,其如困顿何。梁间新燕乱,天外去鸿多。总是灰心事,冥焉昼午过。
跸移退保一隅偏,幅裂才馀半体全。恰见测圭营洛邑,忍看披发祭伊川。胡行如鬼无逃地,帝剖为羓得罪天。直待健儿归洗甲,补还几觉北窗眠。
自惭儿女总江湖,鸿雁不来音讯疏。且喜北堂珠玉眷,团圞环诵道家书。
又近重阳节,伤心事可嗟。塞鸿河洛志,篱菊古今花。苦雨床俱漏,颠风扇莫遮。渔舟如一叶,快活似侬家。
一代称贤母,斯文属故家。大闺欣有相,吾质静无华。久已如深定,真堪驾宝车。馀生固无憾,哀动及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