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越王勾践墓》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作者介绍

柴望(一二一二~一二八○),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江山(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间爲太学上舍生。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元旦日食,诏求直言,上《丙丁龟鑑》,忤时相意,诏下临安狱,临安尹赵与{?/?/心}疏救得免,放归。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授迪功郎,史馆国史编校。宋亡,与弟随亨、元亨、元彪遯迹江湖,称柴氏四隠。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九。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等,已佚。后人辑爲《秋堂集》二卷,收入《柴氏四隠集》。事见《柴氏四隠集》附录里人苏幼安所撰墓志及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 柴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隠集》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秋堂集》(简称秋堂集)。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越王勾践墓》是柴望所作,描绘了越王勾践墓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秦望山头自夕阳,
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
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
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
烟树中原正渺茫。

诗词中的"秦望山头自夕阳"表明诗人站在山顶,远眺夕阳下的秦望山。这里的"秦望"指的是秦国的烽火台,夕阳透过山头的景象给人一种忧伤之感。

"伤心谁复赋凄凉"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他思念着过去的事物,而这种伤感是无法言说的。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这句诗意味深长。诗人感叹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吴越之争的历史,而越王勾践的墓穴仍然传承着霸越乡土的荣光。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这两句诗描绘了墓地的凄凉景象。雨淋打乱了花朵,使道路模糊不清,鸟儿惊扰黄叶飘落在宫墙下,景色暗淡无光。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这句诗词告诫人们不要登上高台远望,因为眺望的远方已经被烟雾和树木遮挡,看不清楚中原地区的景象,形势模糊不明。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越王勾践墓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诗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忧伤的境界,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

  • 《病中放言五首》

    松窗永日度冰颸,坐觉清阴寸寸移。境静故应閒可乐,形臞犹有闰相随。尘埃末路思千里,风露何年饱一枝。百岁穷通吾自了,闭门长咏子桑诗。

  • 《用刘汀洲左顾亭韵》

    杖屦东风欲滥巾,小舟重泊一亭春。醉看梅月无新语,老与溪山作故人。意气不惊双白鬓,功名忍负百年身。我来又续题诗柱,敬为刘郎细拂尘。

  • 《华亭十咏·三女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著名。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空馀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以诗句咏梅·真与雪霜娱晚景》

    难得雪成持,不标风无赖。生来避闹蓝,行不超色界。

  • 《接待》

    满甑熟炊无米饭,半途长接不来人。但持此语诸方去,博得知音一笑新。

  • 《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

    扫残竹径随人坐,凿破苔矶到处棋。一水楼台开晓镜,万山花木领先春闱。雪中便有回舟兴,林下岂无烧笋时。莫待东风吹柳絮,眼穿笼鹤绕湖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