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
醉邹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月下杲饮七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恰好是天方暮时,月亮正好位于中央。
一年中没有这样的炎热,今晚也没有风。
早莲花凝结成松雪,新菱剥去酽红。
醉邹堪避暑,只适合衰老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诗人描述了天色渐暗,月亮高悬天空的情景。他感叹这一年中罕见的炎热天气,而今晚却没有一丝风。诗人观察到早莲花凝结成了松雪,新鲜的菱角剥去了酽红的外皮。他认为这样的夜晚最适合醉酒的人避暑,而不适合年轻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炎热的天气和静谧的夜晚形成鲜明的对比。他通过描绘早莲花凝结成松雪和新鲜的菱角的形象,展示了夜晚的美丽和宁静。最后,诗人以醉酒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夜晚的喜爱,认为这样的夜晚最适合衰老的人享受。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独特感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
立性全夷淡,移有避俗氛。酒醺驴到载,吟苦鹤曾闻。连任虚分竹,长年只爱云。伤心见儿辈,犹读旧时文。
阊阖开,贤人庸。鸣鼓间击镛,贡术蓄指微哉同。汲清亦附滓,鲜株稿荄粉以供。背叛腹,媪逐翁,如韦之矢十斛弓。俄逐而西,顷却以东。退乖妄侣,进丧贞朋。捷径窘疏武,仁轨罕哉通。孰为雌?孰为雄?朝誉曰尧,夕诋则蹻。枭妃鸾,萧艾生兰丛。蒙首以征,吾将奚从?
残生恰似道傍樗,匠斧樵柯免剪除。撚我几须安个字,见君一面胜千书。贫家仅有难为黍,贵安相过翠织裾。稚子不知新社友,却询座上者谁欤。
两慰郁相望,东南百步场。挥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已作观鱼槛,仍开射鸭堂。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潋潋波头细,疏疏雨脚长。我来闲濯足,溪涨欲浮床。泽国山围里,孤城水影傍。欲知归路处,苇外听风樯。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