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月峡重九感怀》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
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
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
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在月峡重九之际的感怀,
头发已经白了,寻找盟友已经很久,
今天早晨登上这嵯峨的山巅。
云收拢了,谷地变得幽静,山峦重新露出,天气晴朗,
风息定了,沙滩平静,水面不起波澜。
面对菊花,使人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思念莼菜,就像我对时光的感叹。
明年再举杯痛饮,又将何去何从?
回到东篱,更别无他求。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叹和思考,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易变的主题。诗中以月峡重九为背景,将自己的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诗的开篇以诗人自身的形象为切入点,描绘了头发已经斑白,寻找盟友已经很久的情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友情稀缺的感叹。接着,诗人登上嵯峨的山巅,展望四周,云收谷净、风定沙平,景色宁静美好,与诗人内心对比鲜明,形成了一种时光静好与自身感叹的对照。

随后,诗人以菊花和莼菜作为意象,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和思念莼菜的表达,表达了对过去和时光的怀旧之情。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使人怀古;莼菜则象征着朴素和纯真,与诗人对时光的感慨相呼应,凸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明年再举杯痛饮,又将何去何从?诗人对未来充满了疑问,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归到东篱,更别无他求,意味着诗人希望回归平凡的生活,不再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感叹的对照,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现实世界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旧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无奈,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 《梦断》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 《驿壁偶题》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 《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 《用黄子益韵二首》

    青衫日日困尘沙,安用浮名与世夸。已过半生真似梦,未荒三径且还家。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

  • 《郸州道中早行》

    疏帘不下纵荷香,梦破纱厨月满廊。笑尽一杯鞭马走,恍疑山色是家乡。

  • 《诗送读易堂张碧窗之扬》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