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月岩》

举头见日犹为近,何况凌虚到月边。
更欲裴徊究真妄,无人与我共谈玄。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月岩》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玄妙的追求,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的孤独和无人相伴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举头见日犹为近,
何况凌虚到月边。
更欲裴徊究真妄,
无人与我共谈玄。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围绕着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逐真理的渴望展开。诗人以举头见日为比喻,表达了他认为即便对世俗的事物有所了解,但离开这些尘嚣,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事物(凌虚到月边)才能更加接近真理。他渴望深入探索真实与虚妄的边界,对于人生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进行思考。

诗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玄妙的道路上的孤独感。他希望能够与他人一同探讨这些玄妙的问题,但却感叹无人能与他共同谈论这些深奥的主题。这种孤独感可能是因为他的思考超越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或者是因为他的志趣与常人不同。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诗人的追求和孤独感,展现了他对于真理和玄妙的探索。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同时也反映出他在这个追求过程中的孤独和无人相伴的境遇。

  • 《南歌子》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送张子真还乡待邵州阙》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见君为邵郡侯。可是朝廷怜远俗,独于湖广用名流。南轩学待真傅绎,槃涧家须旧业修。瓜戌少赊元不恶,自因二事合归休。

  • 《访隐》

    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余枝。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 《和陶读《山海经》》

    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

  • 《听歌一绝诗》

    协律新教罢。河阳始学归。但令闻一曲。余声三日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