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宵征即晓光,若言明发未朝阳。
月华露气山兼水,享尽人间第一凉。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月中炬火发仙山驿,小睡射亭五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中的火炬照亮了仙山驿,小睡在射亭上,共有五首诗。
道路上的夜行人早已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但天还未完全亮起。
月光照耀着山和水,露水蒸发成气,给人带来了第一丝凉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仙山驿的射亭上小睡,观察着月亮中的火炬照亮山水。诗人感叹道,虽然天已经开始亮了,但夜行人仍然在路上,未见到完全的曙光。月光照耀着山和水,露水蒸发成气,给人带来了第一丝凉爽,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和清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凉爽的向往。诗中的火炬和月亮照亮了仙山驿,给人一种神秘而安详的感觉。诗人通过描述夜行人已经看到黎明的曙光,但天还未完全亮起的情景,表达了对黎明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山水和蒸发的露水,给人带来第一丝凉爽的感觉,表达了对夜晚清凉的享受和对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凉和自然的热爱,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人生总受业风吹。三岁儿儿。八十儿儿。深闺空谷把还持。啼看人知。啼怕人知。客中自种绿猗猗。月下横枝。雪下横枝。尊前百岁且开眉。今岁今时。前岁今时。
眼涩朦胧不自支,欠伸常恨到床迟。庭花著雨晴方见,野客敲门去始知。灰冷香烟无复在,汤成茶碗径须持。颓然却自嫌疏放,旋了生涯一首诗。
多言心不善,出口莫能追。如梦欢娱乐,归家说盛衰。擬将何所用,理乱别公私。方寸巧施设,小人亦可悲。
花脸送愁和露泣,莺声传恨向人妖。别情远去尤割草,相送不须离画桥。
缠臂绣纶巾,貂裘窄称身。射禽风助箭,走马雪翻尘。金埒争开道,香车为驻轮。翩翩不知处,传是霍家亲。
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谁言矫矫无风节,大胜声嘶股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