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巴鼻,一点浑无。
明眼衲僧,失却鼻孔。
铁馂馅,金刚圈。
分明开口不在舌头边,累及后代结佛祖深冤。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云居善开长老请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崇岳。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的形象,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为人巴鼻,一点浑无。
明眼衲僧,失却鼻孔。
铁馂馅,金刚圈。
分明开口不在舌头边,累及后代结佛祖深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用隐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个形象,通过对鼻子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诗中描述的人物具有巴掌大的鼻子,形象地表达了他的鼻子与常人不同,巨大而突出。然而,尽管他的鼻子巨大,却没有功能,没有鼻孔。这里的鼻子象征着人的感知和洞察力。
诗中的“铁馂馅,金刚圈”是对鼻子的进一步描绘,形容其坚硬和固执。与此同时,这两句也可理解为人的性格特征,意味着这个人刚愎自用,固执己见。
最后两句“分明开口不在舌头边,累及后代结佛祖深冤”,表达了这个人的鼻子离开了正常位置,无法发挥作用,对后代造成了困扰和不幸。这里的“离开正常位置”可以理解为这个人的执着和固执导致他无法与他人沟通,无法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从而给他自己和他的后代带来了深深的遗憾和苦恼。
整首诗词通过对鼻子的形象描绘,折射出作者对人们固执己见、缺乏开放心态的批判。诗中所表达的诗意是,人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想,避免固执己见的局限,以免给自己和后代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遗憾。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又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通过对形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批判。
分地因天各有宜,财成辅相只当为。相忘禄产沾濡重,{白卑}{白卑}浑浑自不知。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闲床饶得石,杂树少于松。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
群嶂横秀气,飞流落云中。阴厓写古雪,月壑垂长虹。洄注石镜净,秋临遥天空。孤赏忆谢朓,青山度松风。
夜雨从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胡天。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
十年犹愧饱侏儒,却到淮山识旧途。一櫂轻於堂上芥,此身闲似不中凫。受风帆影随南北,弄日云容自有无。不用乘桴泛沧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午窗破梦角巾斜,自涤铜铛煮茗芽。满院绿苔春色静,冥冥细雨落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