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云》

深惹离情霭落晖,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

作者介绍

韩琮,字成一作代封。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歷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诗一卷。

作品评述

《云》

深惹离情霭落晖,
如车如盖早依依。
山头触石应常在,
天际从龙自不归。
莫向隙窗笼夜月,
好来仙洞湿行衣。
春风淡荡无心后,
见说襄王梦亦稀。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琮的作品。以抒发离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别离和离愁的深切感受。诗人以云为意象,运用众多的山水景物来凸显离愁的悲伤和凄凉。

第一句“深惹离情霭落晖”,描绘了云朵深深吸引了离情的意境。云霭低垂,太阳的落日光辉穿过云层,形成独特的景色,也预示着别离的来临。

第二句“如车如盖早依依”,诗人用“如车如盖”来形容云朵,表达了云朵像车辆和盖子一样早早地“依依不舍”,暗示了离别之情。

第三句“山头触石应常在”,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山头上常有云朵触碰石头的景象,意味着离情常在,离别之苦不易消散。

第四句“天际从龙自不归”,通过描述云彩的形状,诗人表达了云朵飘逸自由的特性,并与龙比喻,隐喻离别之情难以回归。

第五句“莫向隙窗笼夜月”,诗人叮嘱不要让挂着窗户的夜月笼罩在心中,暗示着别离的痛苦无法散去。

第六句“好来仙洞湿行衣”,以仙山仙洞为背景,描绘了行人行进在湿润的仙洞中,进一步勾勒出别离的忧伤之情。

最后两句“春风淡荡无心后,见说襄王梦亦稀”,提到了襄王的梦境,襄王即刘骜,他是唐玄宗的弟弟,被贬为荆州襄州的王。这里以襄王的梦境来象征诗人的离愁,诗人以淡淡的春风来形容离情逐渐消散,襄王的梦境也越来越稀疏。整个诗歌由浓重的离愁渐渐转为心境的淡然,带给读者一种在离别中找到释放的感受。

  •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寒风细雨未晴天,密似轻尘薄似烟。一室独吟图史乱,四邻高会绮罗鲜。雁飞斜柱弦随指,蟹芦新螯酒满船。自笑不歌仍不饮,昏昏只解枕肱眠。

  • 《合江亭晚眺》

    倚杖钩帘两水间,晴光飞影上雕栏。帆催画鷁抟风去,雪吐铦锋作剑攒。平野烟浮迷远目,晚溪潮涨失前滩。骑鲸一往扶桑近,休问人间行路难。

  • 《和臧奎秋夜书怀》

    林中独坐欲中宵,落叶纷纷触坏袍。月影渐移蛩韵急,露华初上鹤声高。四时催老秋偏感,万事萦心夜更劳。犹赖清风知我意,频吹庭竹助萧骚。

  • 《虞获子鹿》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 《感皇恩 赠元舜举·尝为宋文屯田官,以善歌》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 《追欢偶作》

    追欢逐乐少闲时,补贴平生得事迟。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石楼月下吹芦管,金谷风前舞柳枝。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