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玉
映石先过魏,
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
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
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
不遇楚王珍。
中文译文:
美玉
玉石先传到魏国,
连城即将传到秦国。
洛阳的美景与胜友相伴,
燕赵之地有如佳丽。
清澈的水中闪烁彩虹姿态妩媚,
常山的美马犹如新鲜瑞兽。
只可惜只有卞和能够鉴赏,
楚王却不曾珍视。
诗意:
这首诗以美玉为主题,通过抒发作者的感慨,表达了有些珍贵的事物或人才常常被无视或被辜负的情感。玉石灵动的形象与美丽的景物相互呼应,而玉石却落入无知者之手,无法被真正珍视。
赏析:
这首诗字数不多,却展示了诗人对美玉珍视的情感与对高尚品质的美好向往。描绘了晴朗的风景和那些珍贵的事物,像是瑞马、虹彩等等,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呈现了一种奇特的意境。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之间,玉成了聚焦的点,它被置于这些美景之中,映照出了玉石自身的光辉。
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背后,作者却表达了一种无奈。他以卞和识玉为引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被赏识的遗憾。诗人将楚王与卞和相对照,在一种寓言的方式中,表达了对才华被忽视的悲愤。楚王代表了高贵、权势,而卞和则代表了智慧和鉴赏力。通过这种对比,诗人揭示了人们看待美好事物的差异与才干被埋没的现实。
综合来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轻视的不满,以及对珍贵品质的向往。通过景物描写与对比的手法,诗人用简短而扼要的语言,传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思考与触动。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抱关故悠悠,挂壁仍駸駸。况此十日病,酒止诗废吟。别来定安否,千万关我心。
可是诗边欠老干,藓床相对话灯残。秋城一夜江湖晚,风雨重阳菊自寒。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昨日雨,今朝晴。前月小,后月大。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孰为辱,孰为荣。何者福,何者祸。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终日在东厢,闲消百刻香。一枰分黑白,双砚列朱黄。荷气侵帘馥,桐阴覆井凉。前知今夕梦,孤榜上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