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玉》

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作者介绍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玉》

映石先过魏,
连城欲向秦。
洛阳陪胜友,
燕赵类佳人。
方水晴虹媚,
常山瑞马新。
徒为卞和识,
不遇楚王珍。

中文译文:

在映山石之前,先是经过魏国,
然后马不停蹄要到达秦国。
在洛阳与胜友们共度欢乐时光,
燕赵之地有许多优秀女子。
方圆的水面下晴天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常山的名马们无不焕发着新颜。
我只能在卞和的眼中得到一点赏识,
无缘遇到楚国的珍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并用“玉”一词远喻自己在人生中的际遇。诗中的“映石”、“连城”、“洛阳”、“燕赵”、“方水”、“常山”都是具体的地名,通过列举这些地名,展示了作者周游长途和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通过对东西南北的游历,作者抒发了自己对异乡风景的喜爱和对世事的触动。

诗的开头两句“映石先过魏,连城欲向秦”,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经过的地方,以及他不断向前的迁徙。这种行走的背后是作者对美好未知事物的向往和探索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洛阳陪胜友,燕赵类佳人”,则描绘了作者在洛阳和陪伴他的优秀朋友们共度欢乐时光。洛阳是当时的东都,也是文化繁荣的地方,有许多才子佳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紧接着的两句“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马新”,则描述了方圆的水面下晴天出现美丽的彩虹和常山名马的新貌。这里用自然景象的美丽来比喻生活的美好和喜庆。

最后的两句“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无奈和遗憾。卞和是一位智囊和文人,能够认识到作者的才华,而楚王则是指高山仰止的名人和机缘。诗人用这两句表达了自己才华被有限认可的遗憾。

整首诗以游历和描述为主,通过世界万物的景物来借喻自身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自己命运的矛盾感。这种诗意在唐代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子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的心态。

  • 《赐杨亿判秘监》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蓬山今日诠墳史,还仰多闻过仲舒。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 《次韵范干闻画眉鸟声》

    春风著意舞长杨,中有珍禽口尚黄。曾闻章台看眉妩,故应学得汉家妆。

  • 《渔家傲》

    鹦鹉频伽知几只。音声和雅鸣朝夕。演畅五根并五力。令人忆。心飞恨不身生翼。从是西方十万亿。山长水远谁人识。唯是观门归路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琉璃碧。

  • 《南歌子》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 《题画二首》

    败芦浸水冻滩沙,朔雪随风乱缀花。湿翅老鸿鸣未起,暮云山色暗天涯。

  • 《张芬见访郊居作》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