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金陵静,巴山玉垒空。
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霜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
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
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
九重青锁闼,百尺碧云楼。
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人。贞元七年及第,由太原掌书记至判官。德宗好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召授右拾遗。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皇甫镈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出为华州刺史。镈既相,復荐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即位,进门下侍郎,寻出为宣歙观察使,贬衡州刺史,再徙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长庆二年,擢陕虢观察使。敬宗立,拜楚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徙天平节度使,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僕射,进拜左僕射,彭阳郡公。开成元年,上疏辞位,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赠司空,谥曰文。集一百三十卷,歌诗一卷,今编诗一卷。
杂曲歌辞·宫中乐
楚塞金陵静,巴山玉垒空。
万方无一事,端拱大明宫。
霜霁长杨苑,冰开太液池。
宫中行乐日,天下盛明时。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月上宫花静,烟含苑树深。
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
九重青锁闼,百尺碧云楼。
明月秋风起,珠帘上玉钩。
中文译文:
楚塞金陵静,巴山上的玉垒寂静空旷。
天下万方一片安宁,端坐于壮丽的大明宫殿中。
霜后明净的长杨苑,冰开太液池。
宫中的行乐之日,是天下的盛世时光。
柳树绿色犹如烟雾,梨花的美不及雪花。
春风真实有韵味,每个细节都美丽如皇宫。
月光上升,宫中的花卉静谧,烟雾里苑中的树木深邃。
银台门已关闭,仙钟漏已沉沉。
九重楼阁上青色闩闼,百尺高的碧云楼。
明月在秋风中升起,珠帘上的玉钩闪烁。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大明宫的兴盛景象,通过写景的手法,展示了宫中的繁华和雍容华贵。
诗中的楚塞金陵、巴山玉垒等地名可以看出,大明宫位于当时的都城长安,宫殿壮丽、庄严宏伟。作者通过描绘长杨苑的清凉景色、太液池的冰雪消融,表达了宫中的春日行乐,天下昌盛的场景。诗人以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宫中,感受到了盛世的宏大和华美。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例如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突出了宫中景色的绝世美丽。诗人将宫中的春风、月光、烟雾等各个细节描绘得细腻而准确,给人一种繁华而宁静的感觉。
整首诗字字珠玑,用词精准,语言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对众多景物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富丽堂皇的宫中盛世,感受到了唐代大明宫的繁荣和辉煌。
悲君刻意异时流,十载经春着敝裘。新陇预知成马鬣,旧事何苦似蝇头。孟郊骨相终齎志,买谊才能竟不侯。寂寞声名千古事,定知无益夜台幽。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养生丧死妇女手,受气成形酒色胎。牧马夜归眠马下,梦魂犹绕旧楼台。
群玉峰头玉帝家。桥边池上玉横斜。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角利蛮与触,幻世慈若巴。当知靠里业,自有书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