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洲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夜艇秋。
浪起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作者介绍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皇甫松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有《采莲子二首》、《怨回纥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以《采莲子二首》的艺术成就最为杰出,第一首诗中写一采莲少女因“贪戏采莲迟”,傍晚了还在船头弄水,而且还“更脱红裙裹鸭儿”(脱下红裙子将小鸭子裹起来),将女孩儿的活泼顽皮和怜物爱人之情状描摹得历历如画,极其生动逼真。第二首写少女贪看“湖光滟滟”入了迷,索性让船随风飘荡,还时而兴起“无端隔水抛莲子”,但发现有人偷看后羞涩惶恐了老半天(“遥被人知半日羞”),那姿态真是让人又怜又爱。《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 

皇甫松的生平

  唐代词人。名一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中唐古文作家皇甫湜之子。《花间集》称他“皇甫先辈”。唐人称进士为“先辈”,大约他中过进士而未任官。

  皇甫松词如〔浪淘沙〕、〔杨柳枝〕、〔怨回纥〕等,形式同五、七言诗;〔采莲子〕则用七绝,而句下分别以“举棹”、“年少”和声。其〔采莲子〕、〔摘得新〕等词,为时人所称许。〔梦江南〕二首写灯下月夜遥忆江南生活情景:“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其一);“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其二)。笔致清灵,情境优美。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其“情味深长,在乐天、梦得上”。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皇甫子奇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唐词于飞卿而外,出其右者鲜矣。五代而后,更不复见此笔墨。”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作品评述

诗词《杂曲歌辞·浪淘沙》是唐代诗人皇甫松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滩头上的细草与茂密的林木相接,汹涌的浪花几乎将渔船吞没。
宿鹭睡在新的岛屿上,去年的沙嘴已不再是江心。
南方歌声让北方人感到忧愁,松雨和蒲风在夜晚吹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汹涌的浪涛升起,触动不得眠意,寒冷的沙子细细地流入江流。

诗意:
《浪淘沙》以描绘滩涂上的浪涛和渔船为背景,表达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以及人类在其中的微小与无奈。诗中描绘了浪花的威力几乎将渔船吞没的场景,以及宿鹭改变栖息地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比。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浩渺的自然景象中感到无法安眠,寒冷的沙子细细流入江中的感受。

赏析:
《浪淘沙》运用了饱满的词藻和有力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狂暴与人类的无力。通过描写浪花与渔船的对比、宿鹭与沙嘴的对比,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融入了南方的歌声、松雨和蒲风,通过对北方人愁痛的感悟,将发生在自然中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最后两句通过描写无法入眠和沙子流入江水,表达出诗人在面对宏大的自然时产生的渺小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 《和颜持约》

    半篙寒碧秋垂钓,一笛西风夜倚楼。多少巫山旧家事,老来分付水东流。

  •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

    [姑洗为羽]明明我后,重祭钦祠。有司肃事,式荐晨备。礼惟其称,物惟其时。神之听之,福禄来为。

  • 《金水河春兴 其二》

    金水河边柳色新,玉山馆外少沙尘。琵琶未必能愁客,鹦鹉如何错唤人?翠袖锦襜驮白马,落花飞絮斗朱轮。人间天上无多路,只隔红门别是春。

  •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山峻路迢递。山下逢故夫,悲风生罗袂。忆昔结发时,愿得终百年。变故不可期,中道相弃捐。莲实生水中,石榴生路侧。未尝挂齿牙,中心岂能识。上山采蘼芜,罗袖生芳菲。因君赠新人,莫遣秋霜霏。落叶辞故枝,不寄别条上。白日无回光,谁能不惆怅。

  • 《戏赠李之文》

    东城有李生,北城有李生。东城太长北太短,两人好古俱天成。东城磊落发半白,北城好酒兼好色。按歌往往低彩云,对酒时时欹白帻。青楼冥冥高入天,下临大道横紫烟。楼前尽是会稽竹,扫日含风若寒玉。盛夏五月天毒淫,云疏雪壁常阴阴。江中涛声日在耳,白莲紫榴开复深。此时君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