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孀妾怨长夜,
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
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
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
点缀池中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李贺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寂寞孀妾和一个独自旅行的客人的心情。诗开头描述了孀妾整夜的怨恨,她在长夜中孤独寂寞,思念归家的亲人。而独客则在梦中渴望着回家,其心情同样孤寂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檐前的虫子在丝线间来回穿梭,形象地表达了愁思纷乱的思绪。同时,向壁挂着的灯下,垂下的花朵,更加凸显了孤寂的氛围。
第三和第四句描绘了檐外月光洒落下来,帘中的树影斜射进来。这些自然的景色,与前面的孀妾和独客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们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幽美。
最后两句以婉约的语言点缀池塘中的荷花,音韵和意境相得益彰。诗中的飞露姿,既可以指池中荷叶上的露珠,也可以引申为孀妾和独客对于归家和温暖的向往。
这首诗以凄凉孤寂的情绪描绘了两个不同角色的困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隐喻,进一步展示了人与命运、人与自然之间的反差。李贺善于运用意象和音韵,使诗句流畅而凄美,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心灵印记。
鱼鳅群出天将雨,蛙黾争鸣草满庭。莫道归休便无事,时时襏襫伴园丁。
过客危于惠,移儋远似琼。末年蕊珠殿,奏事独奎星。
长卿本豪杰,礼法安可处。手弹南风琴,心调东邻女。杂身慷保中,初不忌笑侮。大者固已立,下此皆可补。三赋争日星,一书起今古。其余不自秘,辄为人所取。何当尽见之,真是文章祖。凛然千载下,英气犹可睹。儿曹尔何知,杯酒那可污。故台已丘墟,胜绝谁敢据。我来访遗迹,低回
沙路时晴雨,渔舟日往来。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炊黍孤烟晚,呼牛一笛哀。终身看不厌,岸帻兴悠哉!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