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豺知祭兽,獭亦知祭鱼。
豺獭有报本,人道当何如。
华堂饫玉食,盗贼塞中涂。
那能不自愧,而以耀庸愚。
嗟吁千载下,枯骨空专车。
¤
《杂诗(三十三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诗中主要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异以及人性的反思。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第一句“惟豺知祭兽,獭亦知祭鱼”表达了动物本能的行为。豺和獭都懂得为自己的生存而猎杀其他生物。这里作者以动物的行为来对比人类,暗示人性中的残忍和贪婪。
接下来的一句“豺獭有报本,人道当何如”则是在质疑人类的道德观。虽然动物以本能行事,但它们也有自然的平衡,不会过度捕杀。然而,人类却经常违背道德准则,不顾生态平衡,这引发了作者的思考,问自己人类应该如何行事。
下一句“华堂饫玉食,盗贼塞中涂”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沦丧。这里描述了富豪享受奢华的生活,而盗贼们则在贫穷中挣扎。这种对比使人们反思社会的不公正和道德的缺失。
最后两句“那能不自愧,而以耀庸愚。嗟吁千载下,枯骨空专车”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失望。作者认为人类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而不应该骄傲自满。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枯骨空专车”,意味着时光荏苒,人的一生终将化为尘土,所追求的名利财富都将成为空虚。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动物的本能行为和人类的道德反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堕落的忧虑。它提醒人们应当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并以谦卑和自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填近,古来风化纯。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洁,大要麹檗均。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其气芳以烈,厥味
夏日山居好,吟来亦自豪。焚香诵周易,痛饮读离骚。莫讳无三甲,吾今已二毛。芜编三日卷,空费一生劳。
吴中风物最娇饶,百里春风酒旆摇。往往贵人留骑从,少年丛里贳金貂。
公堂宴处万灯明,灶鼓冬冬脆管清。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竹杖点湘斑,长随掌握间。老来方得力,伴我一生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