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山林画不如,霜天时候属园庐。
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
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聊相车。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杂兴四首》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上山林画不如,
霜天时候属园庐。
梯斜晚树收红柿,
筒直寒流得白鱼。
石上琴尊苔野净,
篱阴鸡犬竹丛疏。
一关兼是和云掩,
敢道门无聊相车。
中文译文:
湖上的山林画不如,
在霜天的时候属于园庐。
斜斜的梯子晚上收起红柿,
笔直的竹筒中的寒流得到了白鱼。
琴尊放在石头上,苔藓清洁,
篱笆阴影下,鸡犬在竹丛中游荡。
一道关口也被和云所遮掩,
敢说这门户没有无聊的相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湖上山林、园庐、红柿、白鱼、琴尊、苔藓、篱笆、鸡犬和竹丛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中的湖上山林画不如,意味着自然景色如此美丽,无法被任何绘画所比拟。霜天时候属园庐,描绘了霜天下园庐的宁静和美好。
梯斜晚树收红柿,筒直寒流得白鱼,通过描写收获红柿和捕捞白鱼的场景,表达了自然的丰富和慷慨。
石上琴尊苔野净,篱阴鸡犬竹丛疏,描绘了琴尊放在石头上,苔藓清洁,篱笆阴影下鸡犬在竹丛中自由自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一关兼是和云掩,敢道门无聊相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认为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胜过了门户中的无聊纷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世俗之事的厌倦,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一岁犹未满,九泉何太深。唯馀卷书草,相对共伤心。
谢公故事常携妓,白傅高年自唱歌。更假红妆知有意,欲添尊酒十分多。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BC39。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荀令如今老矣。但未减、韩郎旧风味。远寄相思,余熏梦里。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蟠桃已是著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霅川今是辋川图,城郭中藏十顷湖。空说侯门深似海,得如簿领一亭无。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