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托茂林,高不寻太至。
寸乔附太山,未长已千里。
置身患不高,余事安足拟。
游必蓬莱游,栖必昆仓栖。
仙游必祥云,仙茹必灵芝。
凤凰虽自饥,妄食固不回。
痴鸢嚇腐鼠,可笑空自疑。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其家时为南城望族,他早年无意仕进,生活超脱,常与文友聚游登览,赋诗论文。绍定二年(1229),汀州爆发农民起义,很快波及南城。他带着家人逃奔在外三年之久。淳祐元年(1241)方中进士,时年岁已大,有诗道:“乾坤双鬓改,日月寸心死。誓从鹿豕游,乃复叨一第”。历官武安军书记、宁都(今属江西)县尉。他是江湖派里比较朴素而不专讲工致细巧的诗人。诗多记叙流离奔走之苦,间也触及社会不合理现象,语言质朴自然。著有《骳稿》1卷,《全宋词》辑录其词13首。
这首诗词《杂兴》是宋代诗人利登所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松柏托茂林,高不寻太至。
松柏树木承载着茂盛的森林,高耸入云无法寻觅极点。
这两句描述了松柏高大茂盛的景象,寓意着松柏作为常青树的形象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寸乔附太山,未长已千里。
寸草附着太山,尚未长大却已千里遥远。
这两句表达了微小的草木与伟大的山岳的关系,强调了太山的巍峨与遥远。
置身患不高,余事安足拟。
置身其中,无所忧虑,剩下的事情也足够安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豁达态度,认为身处其中没有太多的困扰,并且剩下的事情也能够安排得当。
游必蓬莱游,栖必昆仓栖。
游览必定是仙山蓬莱,栖息必定是仙人的昆仑仓。
这两句暗示了诗人追求仙境的向往,将游览比喻为蓬莱仙山,将栖息比喻为昆仑仓。
仙游必祥云,仙茹必灵芝。
仙人游览必定有祥云相随,仙人食用必定是有灵性的灵芝。
这两句描绘了仙境的神奇景象,仙人游览时伴随着祥云,而仙人食用的物品则是具有灵性的灵芝。
凤凰虽自饥,妄食固不回。
即使凤凰自身饥饿,也不会妄自进食而后悔。
这两句借凤凰形象表达了对于不切合实际、不明智的行为的批评,警示人们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而做出后悔的事情。
痴鸢嚇腐鼠,可笑空自疑。
愚蠢的鸢鸟吓唬臭鼠,可笑的是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两句通过描绘鸢鸟吓唬臭鼠的荒谬情景,嘲笑那些不自信、怀疑自己能力的人。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杂兴》通过运用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包含了对于不切实际行为和缺乏自信的批评。诗词构思巧妙,字里行间蕴含深意,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平生岁寒心,颇好岁寒色。一松如人长,惨淡穷山侧。樵儿日过之,有意斧斤得。予心异尔意,野圃为移植。醉听疏声眠,吟到细阴息。落落岩涧姿,相对永朝夕。如言千载后,其长可千尺。人生虽百年,相期眇无极。且结无情游,汝固予何易。岂待百年外,人松两殊迹。人为松下土,松化
孤飞欲作上林游,塞北来时天始秋。世路岂无矰缴虑,水乡聊作稻粱谋。摩云不惮关山远,刷羽定非鸡鹜俦。待看草青烟浪暖,带将春色离南州。
儒林谈道亦云旧,远逢太史牛马走。区区分别意何为,扰扰只添心上垢。道大如天不可测,异出同归各穿窦。浩然一水散千沤,却观彼我曾无有。我丈中心冰玉洁,世上浮荣尽灰灭。终年行道自不知,笑指空门名异说。此心未信道不生,石上下种何由茁。道在起居饮食中,安问胡僧分五叶。
沔阳湖上小留连,疑是前时李谪仙。流向夜郎才半道,径还江夏乐当年。个侬生以才为累,阿堵官于老有缘。待得公归吾亦罢,春风先办两渔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