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杂咏六言八首》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杂咏六言八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文人的处境和人们对文人的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退之效玉川体,
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
俗语文人相轻。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描述了两个地方的景物,分别是玉川和舂陵。诗人通过描绘这两个地方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学者的敬佩和对当时文人地位被轻视的不满。

赏析:
首先,诗中的“退之效玉川体”是在赞美玉川的美丽。玉川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但它被用来象征美景和优雅。诗人借用了这个形象,来表达他对古代学者的敬佩之情。

接着,诗中的“子美和舂陵地”描绘了舂陵地的美景。舂陵地是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襄阳市的地方,以其山水秀丽而闻名。诗人以子美之名,将自己置身于舂陵地,表达了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

然而,诗的后两句“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揭示了当时文人地位被轻视的现实。古训中的知识和智慧被视为令人敬畏的,但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却是俗语流行,对文人抱有轻蔑的态度。这种对文人的轻视和忽视令诗人感到不满,通过这首诗词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刘克庄的《杂咏六言八首》以描绘美丽的玉川和舂陵地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学者的敬佩和对当时文人地位被轻视的不满。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和文人的态度,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

  • 《松柄》

    涧底分贞干,宁将尘尾同。坐间长滴翠,话次忽生风。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 《荒口》

    十步九吃蹶,百夫半蹒跚。豁然鸟道穷,努力造其巅。谓是岭头了,一峰复当前。既无反顾法,仰望心茫然

  • 《卜算子(梅)》

    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江北江南雨处愁,忍看花影动。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 《挽故钤赵公彦远词》

    平革长村未一施,尚余嘉誉蔼天支。事亲养志人争仰,教子成名世共推。盛德故应传后裔,清规谁为勒丰碑。华林冈下寒泉水,隐隐雷声纪孝思。

  • 《送下博陈员外》

    旷望丛台路,飘颻楚塞人。琴堂无故旧,何计免沾巾。

  • 《怀赵蕲州文鼎》

    吾州忆当南渡初,居有曾吕守则徐。本门林下亦此渠,往往诗流非酒徒。迩来流风颇寂寞,南池二公了不恶。李今作舟大如斗,公更蕲春方待守。几宵春雨落连明,南池水满春草生。不知春兴凡几首,寄我因之报安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