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
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家王安石创作的《杂咏五首》之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内容描绘了作者王安石的失意和忧愁之情。诗的第一句"勋业无成照水羞"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事业未能有所成就感到惭愧的心情。"勋业无成"指的是他在政治和改革方面的努力未能达到预期的成果,这使得他感到羞愧。作者将自己的失败与"照水羞"进行了对比,意味着他在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形象感到羞愧。
接下来的一句"黄尘入眼见山愁"描绘了作者愁苦的心情。"黄尘"暗指尘世的纷扰和烦忧,"入眼见山愁"意味着眼中所见的景色都让作者感到忧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自身境遇的痛苦感受。
第三句"烟中漠漠江南岸"通过描绘烟雾弥漫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和遥远感。烟雾蒙蔽了视线,使得江南的景色显得模糊而遥远,增加了一种离别的伤感情绪。
最后一句"更与家人一少留"表达了作者离乡别亲的悲伤之情。"家人"指的是亲人和亲友,"一少留"表示与他们的相聚时间越来越短。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在政治上的奋斗和追求中,与家人的团聚时间越来越少,增添了一种离别和孤独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王安石在政治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忧伤之情。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诗词传达了一种离别、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王安石内心深处的苦楚和无奈。
君家舍人公,世谓王杨作。谁知所传授,白首终林壑。至今有源流,泾渭分清浊。岂比世上儿,风姿矜濯濯。
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簟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
月季元来插得成,瓶中花落叶犹青。试将插向苍苔砌,小朵忽开双眼明。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数公各游宦,千里
天晴禾黍平,畅目亦伤情。野店云日丽,孤庄砧杵鸣。川原唯寂寞,岐路自纵横。前后无俦侣,此怀谁与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