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衣冠不绝人,近天尺五只清门。
论文正可簪双笔,浇舌行看赐上樽。
琼玖每蒙先木李,蜩鸠方共笑飞鲲。
固知贤杰当传世,下里朱陈亦有孙。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再酬》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乡里衣冠不绝人,
近天尺五只清门。
论文正可簪双笔,
浇舌行看赐上樽。
琼玖每蒙先木李,
蜩鸠方共笑飞鲲。
固知贤杰当传世,
下里朱陈亦有孙。
译文:
在我的家乡,文弁才子不绝人,
贵族之门近似天尺五清门。
我只需谈论文学,便可得到双笔作为奖赏,
喝酒言谈之间,观察着赐予上樽的盛景。
美玉和珍珠都常常被赏赐给木李先生,
蜩鸠和飞鲲一同欢笑着。
我深知贤明的杰出人物将被传颂于世,
在我那崇高的朋友中,也有朱陈先生的子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陈师道所在的乡里充满了才华横溢的人才,他们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非常出色。诗人自豪地提到了家乡人才辈出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和对友人们的祝福。诗中通过赞美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朋友们的深情厚意。
赏析:
《再酬》通过简洁而华丽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家乡人才的自豪和对朋友的赞美。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如将家乡人才比作近天的高门,用赐予双笔和上樽的方式表达对作者的认可和赏识。诗人还以先木李、蜩鸠和飞鲲等形象来象征贵重的奖赏和友情。整首诗以豪放自信的气势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人脉,同时也传递了对家乡和友人的美好祝福和期望。
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朱帘觑客来。推醉唯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自拈裙带结同心,暖处偏知香气深。爱捉狂夫问闲事,不知歌舞用黄金。
以南权正,无心应物。威德标宗,不可轻忽。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心迹清虚绝点尘,更无俗虑得相亲。可怜一片浮云性,付与逍遥自在人。
讲散重云下九天,大君恩赐许随缘。霜中一钵无辞乞,湖上孤舟不废禅。梦入琼楼寒有月,行过石树冻无烟。他时瓜镜知何用,吴越风光满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