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次前韵四首》

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
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
岚气雨余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
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再次前韵四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欲作彭城数月留,
溪山劝我暂忘忧。
城头准拟中秋望,
台上迁延九日游。

岚气雨余侵近郭,
江声风送隐危楼。
汀洲聚散知谁怪,
且学漂浮水上鸥。

译文:
想要待在彭城数个月,
溪山劝我暂时忘却忧愁。
登上城楼准备迎接中秋的望月,
站在台上迟迟不愿离去,游玩了九天。

岚气和雨水余气息渗入城郭,
江水的声音随风送到隐危楼。
汀洲的人群聚散间不知怪异何在,
我暂且学着像漂浮在水面上的鸥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在彭城逗留的心情和所见所思。诗人面临离别之际,溪山间的景色和朋友的劝慰使他暂时忘却了忧愁,但他对彭城的美景念念不忘。他站在城头,期待着中秋的月亮升起,因此迟迟不愿离去,继续游玩了九天。诗人感受到岚气和雨水的气息渗透到城墙内,江水的声音则随风传到了隐危楼。在汀洲上,人们聚散不定,诗人不知道其中的怪异之处,因此他选择学习漂浮在水面上的鸥鸟,以达到从容不迫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诗人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离别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溪山的景色和朋友的劝慰为诗人带来短暂的安慰和忘却,但他对彭城的眷恋使他迟迟不愿离去。诗人通过城头和台上的描写,展示了对中秋月亮的期待和追寻美景的执着。岚气、雨水、江声和风送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一丝凄凉和隐忧的氛围。在汀洲上,人们的聚散让诗人感到困惑,他选择学习水上的鸥鸟,暗示了他希望能够像鸥鸟一样在变幻的世事中保持从容和自由自在的态度。

整体上,《再次前韵四首》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离别的忧愁。在追求美好的同时,诗人也在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这首诗词既展现了作者的感性情怀,又蕴含了哲理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

  • 《水调歌头(寿二亲)》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帘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 《自况三首》

    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

  • 《孙莘老挽词四首》

    同功一体尽调元,独抱沉痾反故园。壶遂暮年非不遇,人生到此可忘言。

  •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 《秋日与徐比部宿栖霞寺云谷僧房》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