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摆落到鸿冥,始见当时遁世英。
丛棘敢思丹凤至,寸筳惭叩巨钟鸣。
须知奔竞浮荣路,未若喧传不朽声。
此道固为流俗笑,苟非夫子欲谁明。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再次元韵答几道》是宋代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尘嚣摆落到鸿冥,
始见当时遁世英。
丛棘敢思丹凤至,
寸筳惭叩巨钟鸣。
须知奔竞浮荣路,
未若喧传不朽声。
此道固为流俗笑,
苟非夫子欲谁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俗的厌倦和对遁世境界的向往。作者认为尘嚣纷扰只是暂时的,而真正高尚的人物应该选择遁世。作者勉励自己要像传说中的凤凰那样,敢于在丛棘密布的世间追求卓越。他自愧不如,只能以微不足道的寸筳(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恭敬地敲击巨钟。作者认为人们应该明白,追逐名利的道路虽然喧嚣浮华,却不如追求不朽的声音。这种遁世的境界被世俗所嘲笑,只有真正理解的人才能领悟其中的价值。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尘嚣世俗和遁世境界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虚浮世界的厌倦和对清静高洁的追求。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外界的喧哗和浮华,而是内心不朽的追求和追寻。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丹凤和巨钟的形象,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渺小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该诗表达了宋代士人对世俗的矛盾心态和对超脱尘嚣的追求。它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困境与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高尚理想的向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委命仇雠事可知,章华荆棘国人悲。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
莞海东头去路赊,独乘羸马到君家。十年梦里相寻处,依旧青山两岸花。
一官安敢问青膻,形影相看祗自怜。黄鹄已登清汉去,白鸥空占浅沙眠。杏花开遍芜城雨,柳色浑铺瓜渚烟。老眼生疏堪自笑,浪惊风物向淮天。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等閒客里捧茶瓯,说到人间第一流。圯上遗编今在否,异时来问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