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次韵计教授》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水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再次韵计教授》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水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诗词的中文译文:

酒劣的山丘使国人沉迷醉乡,谁能像东家一样拥有礼义之乡。
万卷书籍的短檠磨砺岁月,一生中寒冷的砚台与冰霜相抗衡。
与牛共进餐,等待着扶桑的曙光,战马初次回归草原已经黄了。
奏上三千篇奏章,君王尚未晚,宫殿中的帏帐正准备装满书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和追求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了糟丘,暗指社会乱象、人们的沉迷与放纵,而作者则希望像东家一样能够有礼义之乡,展现出对道德和传统价值的追求。

接着,诗中描述了作者辛勤学习的场景,万卷书籍的短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磨砺。作者一生中寒冷的砚台与冰霜相抗衡,表达了他坚韧不拔、不畏艰辛的精神。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饭牛坐待和战马初归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旺和国家安定的期望。他期待着扶桑的曙光,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期望,他希望能够向君王呈上三千篇奏章,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同时,诗中提到的殿帏和书囊也象征着权力和知识,表达了作者追求官职和学识的愿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不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思想追求和社会现实。

  • 《重联句一首》

    肃肃清院,翛翛碧鲜。已见心远,何关地偏。 ——皎然自公退食,升堂草玄。纷纷已隔,云心澹然。 ——崔逵

  • 《吴山青》

    金璞明。玉璞明。小小杯柈翠袖擎。满将春色盛。仙珮鸣。玉珮鸣。雪月花中过洞庭。此时人独清。

  • 《句》

    愁从竹叶杯中去,老向菱花镜里来。

  • 《春日云溪即事二首》

    林壑栖迟两见春,一筇一麈任天真。莺花世界无停晷,电露光阴莫负身。蚁战蜗争那复问,鱼浮鸟戏自相亲。长江不日桃花浪,筑石牢堤急倩人。

  • 《临江仙》

    清晓于门开寿宴,绮罗香袅芳丛。红娇绿软媚光风。绣屏金翡翠,锦帐玉芙蓉。珠履争驰千岁酒,葡萄满泣金钟。人生福寿古难逢。好将家庆事,写入画图中。

  • 《登玉霄亭》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悬知地接溟溟海,坐见天横两两星。作赋兴公虚想像,谪官司户实飘零。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览东吴未了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