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无一关,何必化身上。
下视胶扰中,脱去如覆掌。
我生本山人,说山非妄想。
赋诗亦漫兴,不要世称赏。
与君志同趣,匪但居同壤。
惟惭学不进,莫称年事长。
今人岂无贤,敢谓吾安仰。
不尔简与编,言行富前往。
相期山中读,勿待秋风响。
而我累饥驱,畏途方莽莽。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再次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蕃。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喜爱和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才华的自嘲和对现实社会的厌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偶然来到这里,与世无关又何必执着于名利。俯瞰纷扰的世间,我放下了欲望。我本是个山人,我说山并非妄想。写诗只是出于兴趣,不求世人的赞美。与你志同道合,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只可惜我学识不精进,不能自夸年岁长。如今世间岂没有贤人,我敢说我仰慕的不再是你。不用你的赞许和评判,我的言行已充实前行。我们约定在山中读书,不必等到秋风吹响。可我却因为饥饿而不得不离去,畏惧着遥远的路途。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繁杂纷扰世事的厌倦,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以及对清静无为生活的追求。作者以山人的身份自居,表达了对山水的钟爱和对现实的冷漠。他将自己的才华看作是一种纯粹的兴趣,不追求世人的赞美。他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欣赏,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仍能有共同的情趣。诗词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自身的自嘲,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进取,年岁虽长却无所成就。最后,诗词以一种略带遗憾的情绪结束,作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但面对现实的困境,不得不离去。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嘲。整首诗词意境清逸,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明日重阳今日归,布帆丝雨望霏霏。行过鹤渚知堪住,家在龙沙意有违。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千峰围古寺,深处敞楼台。景异寻常处,人须特达来。松杉寒更茂,岚霭昼还开。欲续丰碑语,含毫恨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