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逢黄山矶上老叟》

过此未几还问归,归时又眺黄山矶。
不如矶上钓鱼父,雪霁扶藜行夕晖。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再逢黄山矶上老叟》是宋代诗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黄山矶上再次遇到一位年老渔父的情景,以及他对渔父生活的向往和景色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再逢黄山矶上老叟,
来到这里不久又要离开,离开时又眺望黄山矶。
与这位矶上钓鱼的老父亲相比,
我不如他安逸,当雪霁后扶藜行走,迎接夕阳的余辉。

诗词中的主题是诗人在黄山矶上再次遇到一位老渔父。这位老人以静谧的钓鱼生活为乐,与自然界融为一体。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老渔父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宁静、自然和恬淡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老渔父一样,在雪后的晴朗天气中漫步,感受夕阳的余辉,体验一种宁静和平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山矶上的老渔父和自然景色,传达了一种宁静与恬淡的美感。诗人通过与老渔父的对比,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他喜欢黄山矶上的宁静和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词赞美了自然景色和渔父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愿望。通过描绘黄山矶上的情景,诗人传达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宁静与满足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呈现了一幅宜人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迪。

  • 《题周丞相寿沙字》

    台星八轸照三湘,申画南云作寿乡。太始以来山色在,北流无尽长声长。曾开星极颁诸福,亲把鸿钧转八荒。却倚虚栏看平楚,野潢闲受济川航。

  • 《重过华下》

    昔辞莲幕去,三十四炎凉。旧物三峰雪,新悲一镊霜。云低秦野阔,木落渭川长。欲问当时事,无人独叹伤。

  • 《家语引逸诗》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心报其德。

  • 《春日有感三首》

    情知老却流莺了,争奈狂如蛱蝶可。尚有紫薇红药在,佳人休唱怨春歌。

  •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 《击磐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