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羞羊借皋比盖,饰貌狙将衮服披。
妾去绿衣裳以曲,佗乘黄屋髻犹椎。
方开元际唐风盛,自建安来汉道衰。
举世纷纷学姚贾,老夫持此欲安之。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再和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包羞羊借皋比盖,
饰貌狙将衮服披。
妾去绿衣裳以曲,
佗乘黄屋髻犹椎。
方开元际唐风盛,
自建安来汉道衰。
举世纷纷学姚贾,
老夫持此欲安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社会风气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和风尚,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的思考。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包羞羊借皋比盖,饰貌狙将衮服披。”通过对比包羞羊和狙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风气的不满和对于虚伪面具的批判。包羞羊是一种羞怯的动物,而狙将则是指猴子,它们戴着皇帝的衣冠,却没有真正的统治能力。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时代上层人物虚伪面具的讽刺。
接下来的两句“妾去绿衣裳以曲,佗乘黄屋髻犹椎。”描绘了女性的形象,通过对比绿衣和黄屋髻,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所受到的束缚和压迫的关注。绿衣可能指代女性的服饰,黄屋髻则是一种发髻的形式。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女性在时代变迁中所受到的限制和困扰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方开元际唐风盛,自建安来汉道衰。”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观察和思考。开元和唐风代表了盛世,而建安和汉道则代表了衰落。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时代兴衰的感慨和对于历史发展的思考。
最后两句“举世纷纷学姚贾,老夫持此欲安之。”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中人们价值观的追随和自己的思考。姚贾是指古代的两位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被广泛学习。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们盲目追随潮流和学习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坚守信念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风气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坚守和思考。
贤侯辟士礼从容,莫恋泉声问所从。雨露初承黄纸诏,烟霞欲别紫霄峰。伤弓未息新惊鸟,得水难留久卧龙。我正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岩前春草萋萋色,岩上春风淡淡阴。数百年来无谢客,□□依旧到如今。
西风吹起莼鲈兴,八座归来有此山。林麓两峰亭榭外,潇湘一片水云间。天生景物四时好,人满乾坤几个闲。语唤石屏非浪语,常思蜡屐共跻攀。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长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従高来,一一投涧坑。大鱼不能上,暴鬣?一作腮?滩下横。小鱼散复合,瀺灂如遭烹。鸬鹚不敢下,飞过两翅轻。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区区舟上人,薄技安敢呈。只应滩头庙,赖此牛酒盈。
极浦遥山合翠微,週乃秀色自清机。长江淡淡吞天去,白鸟翩翩接翅飞。屐齿苔痕犹故迹,露沙霜树映斜晖。牧童何处吹羌笛,哧得巢禽不敢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