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再和明妃曲》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在汉宫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当时的天子还不认识她。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有一天,她随着使者前往远方,嫁给了单于国的君主。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她的美丽在天下间是无与伦比的,一旦失去就难以再得到。
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
即使能够杀死画工,对于她已经失去的美貌又有何益呢?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即使她的美貌仍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千里之外的夷狄又如何能够被她所征服呢?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汉朝的计谋已经显得愚拙,女色并不能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明妃离去时流下了泪水,洒在树枝上的花朵上。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狂风在日暮时分起来,吹散了她的泪水,不知飘落在何人家中。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美丽的容颜注定命运薄弱,不要怨恨春风,应该自我反省。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明妃的遭遇,表达了美丽的虚幻和命运的无常。明妃的美貌虽然令人称道,但却无法改变她的命运。诗中的明妃被迫离开汉宫,嫁给了单于国,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诗人通过明妃的遭遇,表达了对美丽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美丽的脆弱。
溯流迟涩须流轻,石岸崎岖沙岸平。高树影藏低树影,前滩声掩后滩声。飞禽飞去语禽语,归客归休行客行。望断谁怜魂欲断,诗成转觉梦难成。
厚味得无毒,良药信多苦。毒留患滋生,苦过疾息愈。吾君尧舜资,事业方复古。公行幸迟迟,去国犹去鲁。
翳翳鱼盐市,迢迢桑麦村。山家薪炭足,野叟裤襦温。罝兔残芜尽,叉鱼积水浑。诗书老无效,犹拟付儿孙。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珠箔曲琼钩,子细见扬州。北兵那得度,浪语判悠悠。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三人出眢井,一身登槛车。朱门漫临水,不可见鲈鱼。
割爱天文动,敦和国步安。仙姿归旧好,戎意结新欢。并命瞻鹓鹭,同心揖蕙兰。玉箫临祖帐,金榜引征鞍。广陌双旌去,平沙万里看。海云侵鬓起,边月向眉残。突兀阴山迥,苍茫朔野宽。毳庐同甲帐,韦橐比雕盘。义著亲胡俗,仪全识汉官。地邻冰鼠净,天映烛龙寒。节异苏卿执,弦殊
御史别淳于,金钗堕长夜。 五斗不湿唇,双鬟抱垆泻。 笑杀斗升肠,耳热索秆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