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和前韵》

淅淅乾坤灏气盈,多情明月共秋清。
且将照席银釭背,自有窥檐宝鉴明。
但喜人心都爱好,谁知天度不留行。
反身一视真奇特,夜夜神光莫与京。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再和前韵》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它展现了秋天的明月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淅淅乾坤灏气盈,
多情明月共秋清。
且将照席银釭背,
自有窥檐宝鉴明。

夜晚,天空晴朗,月光洒满了乾坤,周围弥漫着清新的秋意。明亮的月亮充满了温柔与浪漫,与多情的人们共享这美好的秋夜。

诗人将月亮比作一盏银灯,照亮着席间的人们,背后是一面明亮的银质烛台。这样的景象就像是一面悬挂在屋檐下的宝镜,可以清晰地映照出一切。

诗人欣喜地发现,人们的心灵都喜欢美好的事物,他们对这美景都充满了热爱。然而,谁能预料到天道的变化,美好的景象并不会永远存在。

诗人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谦逊,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审视世界。在黑暗的夜晚,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京城的光芒相比拟,表明世间的光彩与京都之光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明月和人们对美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世事变幻的思考。诗人凭借独特的观察力,呈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引发读者对美与变化的深思。

  •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今年春夏极穷忙,日检医书校药方。甫得木瓜治膝肿,又须荆芥沐头疡。一生辛苦身多病,四至平和脉尚强。寿及龟堂老睦守,不难万首富诗囊。

  • 《田家 其九》

    麦饭瓜虀及早催,田夫双眼望侬来。油盐不倩傍人带,日午痴儿犹未回。

  • 《丈室》

    萧然丈室虚,仿佛似僧居。影与身为伴,琴和鹤也无。饭时三种菜,香畔一函书。不似僧家处,昙昙发几株。

  • 《龙眼》

    幽株旁挺绿婆娑,啄咂虽微奈美何。香剖蜜脾知韵胜,价轻鱼目为生多。左思赋咏名初出,玉局揄扬论岂颇。地极海南秋更暑,登盘犹足洗沈疴。

  • 《某近辱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复自次元韵奉呈》

    才落先明牖,无多未压檐。得时虽较浅,着物始知严。报岁三登速,裁花六出尖。贺祥开万物,却疠喜千阎。腹馁禽刚喙,螯僵蟹怕箝。地成银色界,门尽水晶帘。燕席凝杯蚁,书帏冰砚蟾。天形四垂接,曙色十分添。海讶龙飞沫,盘疑虎刻盐。阴阳惊腊早,气象假风兼。嚼爽肠忘渴,吟寒

  • 《临江仙》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