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乏刀圭饮卯卮,黄庭空想衣朱衣。
三田未遗三彭去,九轨几成九折危。
瘦骨可能支夜永,醉乡那复挽春归。
亦知有客真佳甚,握手还须笑乐为。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诗词:《再和前韵》
作者:郑清之(宋代)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郑清之在诗中描述了自己饮酒时的寂寞和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他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但仍希望能与好友欢笑畅饮,共度快乐时光。
中文译文:
再次和前文韵继续谱写,清晨中,我饮酒无伴,空想着衣冠华丽的场景。三田之友已离去,九轨之间盈亏不定。我瘦弱的身躯或许支撑不住长夜,迷醉的心境是否能挽回春日的归来?我也知道有位客人真的非常优秀,握手时需要笑容和快乐作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诗人描述了自己孤独饮酒时的情景,表现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中的“三田未遗三彭去,九轨几成九折危”表达了友谊的疏远和人生的无常,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变迁。诗人的自嘲和自省体现了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快乐的追求。最后两句“亦知有客真佳甚,握手还须笑乐为”则展示了诗人对友谊的真挚赞美和对快乐的向往,希望能与好友共同分享快乐的时光。整首诗凝练而含蓄,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友谊的思索。
高文司谏笔如椽,肯作夫人识墓篇。但考铭诗无玷阙,自应遗行远流传。女无妒色诚希有,士不妨功可并贤。安得芝兰勿丛秀,蔼扬馀懿属他年。
半年洄泝越江滨,每愧羊裘老富春。归隐尚能联比长,出游复肯祭行神。枯肠近饱三爻梦,宿齿宜肩四豆人。能顾寒斋共芳茗,蠹编时为拂蛛尘。
留连山水住多时,年比冯唐未觉衰。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筩还肯寄新诗。胡床月下知谁对,蛮榼花前想自随。投老主恩聊欲报,每瞻高躅恨归迟。
昔我未去国,幽栖淇上村。分辞侠少事,喜与农老言。农老孰追从,四邻皆世婚。机中工织妇,籍上成丁孙。青驹自走磨,黄犬长候门。昨日春火开,逍遥望高原。西照牛羊下,东风花草繁。今朝夏鸡鸣,麦熟田头喧。归来息树荫,课汲灌中园。秋赛方及辰,酿秫烹膏豚。丛祠响腰鼓,免杖
宦途滋味饱更谙,命薄于人分亦甘。两鬓雪霜为小谏,六街泥雨趁常参。便休禄仕饥寒累,强逐班行面目惭。安得去如秉处士,板舆荣侍卧终南。
席卷定巴邛,西遐尽率从。岷峨难负阻,江汉自朝宗。述职方舟集,驱车九折通。粲然书国史,冠古耀由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