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门怒发彘肩卮,计相当年笑解衣。
谁识英雄千古意,肯论性命一丝危。
伏波卧看飞鸢堕,杜曲生怜独鹤归。
自愧此身成濩落,空搔种种欲何为。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再和前韵》是郑清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辕门怒发彘肩卮,
计相当年笑解衣。
谁识英雄千古意,
肯论性命一丝危。
伏波卧看飞鸢堕,
杜曲生怜独鹤归。
自愧此身成濩落,
空搔种种欲何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英雄人物面对逆境时的内心挣扎和无奈。诗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一位英勇的战士,但如今他已经老去,辕门已经破败,他的头发已然变白,肩膀上挂着彘肩和酒壶。回首过去,他曾被人们称颂为英雄,但如今他的功绩和英名已经被人遗忘,无人理解他内心的苦衷。他不愿谈论自己的性命如丝般脆弱。他看着飞鸢坠落,感慨着兴衰无常,同时也怜悯着孤独的鹤归。他对自己的境遇感到自愧不如,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生究竟有何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一个英雄晚年的悲凉和无奈。辕门、彘肩、卮和解衣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的老态和颓废。诗中的"辕门怒发"一句,通过对主人公头发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愤怒和无奈。"计相当年笑解衣"则表达了他曾经的英勇与豪迈,以及如今的颓废和无助。通过对飞鸢坠落和独鹤归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兴衰无常的人生真实和孤独的境遇。最后两句"自愧此身成濩落,空搔种种欲何为",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对一生的追问和对未来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形象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示了一个英雄老去后的苦闷心境。它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人生价值的思索,传达了对光辉年华逝去的悲伤和对未来迷茫的思虑。
何年锡杖斫清甘,天遣深源寿此庵。金魇万枝浮倒影,为君题作菊花潭。
非男女之相,出有无之量。透万机之前,超三界之上。穷而通,简而当。松含月兮夜寒,溪带雨而春涨。
高广与城埒,平夷似砥同。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千嶂履屐下,重湖几席中。吾乡那有此,几欲傲愚公。
东门郭外七桐里,知有宣州别驾家。再世从游心自喜,暂时觞咏语无哗。平田寒日行孤鹜,枯木凄风集乱鸦。酒圣诗狂休问我,淋漓颠倒任横斜。
寒夜清,帘外迢迢星斗明。况有萧闲洞中客,吟为紫凤呼凰声。瘿木杯,杉赘楠瘤刳得来。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玉皇仙驭碧云远,空使松风终日吟。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不知含泪怨何人,欲问无由得心曲。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夜来斜展
谪下三清列八仙,获调羹鼎侍龙颜。吟开锁闼窥天近,醉卧金銮待诏闲。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长寄谢公山。遗编往简应飞去,散入祥云瑞日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