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八法擅临池,{左扌右厌}押工夫世少知。
学者伏膺虞秘监,时贤求范永禅师。
流传异日须悬帐,交质何人敢对棋。
敛手姜芽柳家样,解嘲几困老刘诗。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再和三篇》是苏颂的一首诗,诗句描述了苏颂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自己文学造诣的自嘲。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君八法擅临池,左扌右厌押工夫世少知。
听说你擅长八法诗,左手右手都能驾驭,但这技艺却少有人知晓。
学者伏膺虞秘监,时贤求范永禅师。
你是学者们的楷模,被虞宾监所推崇,还有时贤们追求范文正的境界。
流传异日须悬帐,交质何人敢对棋。
你的名声将会流传后世,人们会把你的诗词珍藏起来,而谁敢和你对弈?
敛手姜芽柳家样,解嘲几困老刘诗。
我收起了姜芽柳家的风韵,却在解嘲老刘的诗词上碰壁。
这首诗表达了苏颂对友人才华的称赞,友人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但却鲜为人知。苏颂自嘲自己的文学造诣不如友人,他对友人的学术成就和名声表示佩服和仰慕。诗人用流传后世、悬帐、对棋等形象的描绘,暗示着友人的诗词将会被后人传颂,而谁敢与友人相提并论?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苏颂对自己诗词创作的自嘲和无奈,他收起了自己的作品,却在解嘲别人的诗句上有些困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叹和自己的无奈,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和自嘲意识。这种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自己的自嘲,展示了文人之间的默契和相互理解,也反映了当时文化人对于才艺的追求和对于自身才华的客观评价。
雨色丝丝风色娇,天涯亭上觉魂消。一家生意付秋瘴,万里归心随暮潮。兵送远人还海界,吏申迁客入津桥。山公对此聊酣饮,怕见醒来雨鬓凋。
熟读大小止观,精思内外黄庭。直使超然有得,岂若渊源六经。
岁事将穷老所悲,念将留汝亦奚为。新年事业能增进,绝胜衰残守旧诗。
于穆明祀,莫如报功。灵之利泽,惠我无穷。齐以条志,币以过衷。抚宁四极,永锡登岂。
应门有翼,羽术斯陈。山龙兗冕,律度声身。峨峨奉璋,肃肃九实。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矮屋编茅槿缚篱,诗人住处恰相宜。万间突兀梦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窗下无灯童睡早,林间有月鹤归迟。八荒便作庭除看,南北东西任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