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罗绮竞珊珊,未必儒官偏少欢。
随分管弦娱性尚,等间唱咏过暄寒。
幽人栖遁心非适,夸者经营席靡安。
一絓利名均是徇,能遗斯事更为难。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再和》是苏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朱门罗绮竞珊珊,
未必儒官偏少欢。
随分管弦娱性尚,
等间唱咏过暄寒。
这首诗词描绘了红色绯红门帘和华丽的锦绣争相摇曳的景象,表达了即使是儒官们也未必少有欢乐。他们随心所欲地享受音乐和娱乐,不分贵贱地在欢愉中歌唱和吟诵,无论寒暑都过得欢畅。
幽人栖遁心非适,
夸者经营席靡安。
一絓利名均是徇,
能遗斯事更为难。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幽居的人心不属于这样的场合,他们不适应这种繁华喧嚣的生活。那些吹嘘自己的人在经营虚荣的场面上并不安宁。利名之争不过是追求私利的表现,能够真正舍弃这种追求的事情更为困难。
这首诗词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的虚荣和追求权力、利益的现象。诗人苏颂以幽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于这种社交场合的疏离和对真正高尚价值的思考。他暗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安宁与真实,而不是被功名利禄所迷惑。
南讹初应历,五日未生阴。灵药收农录,薰风拂舜琴。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
夜绩旁边映隙光,忆曾参扣遍诸方。扫眉众女偏谣诼,开口群儿亦谤伤。后有知音分雅郑,今谁协律谱宫商。戏衫欲脱夫人付,诸子披襟直下当。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
睡觉花阴芳草软,不知明月出墙东。杯盘狼藉人何处,聚散空惊似梦中。
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