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和》

禁城车马夜喧喧,闲绕危栏去复还。
遥望觚棱烟霭外,似闻天乐梦魂间。
岂无◇酒当佳节,况有朋欢慰病颜。
待得归得花在否,春禽檐际已关关。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再和》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禁城车马夜喧喧,
闲绕危栏去复还。
遥望觚棱烟霭外,
似闻天乐梦魂间。
岂无◇酒当佳节,
况有朋欢慰病颜。
待得归得花在否,
春禽檐际已关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禁城内车马喧嚣不息。诗人在夜晚漫步,绕过危栏,又回到原处。他远望着城外的觚棱山,看到山上的烟霭,仿佛听到了天上的音乐,感觉自己置身于梦境之中。诗人感叹道,难道没有美酒来庆祝佳节吗?而且还有朋友们的欢乐可以慰藉他病恹恹的容颜。他期待着归家,期待着花朵是否依然盛开,然而春天的鸟儿已经在屋檐上安静地归巢。

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禁城内外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觚棱山和烟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感觉。诗中的"天乐梦魂间"一句,更是将诗人的遐想和憧憬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在诗末表达了对归家和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友情和美酒的向往,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表达得深入浅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题周希稷清閟轩》

    之子蕴琅玕,幽轩足考槃。茏葱烟翠湿,琐碎日光寒。似向兰亭见,全胜墨三看。是中虽信美,未可懒弹冠。

  • 《与友人话别》

    客路行多少,干人无易颜。未成终老计,难致此身闲。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流年留不得,半在别离间。

  • 《春晚二绝》

    春来脚不踏青青,梦里还家梦又醒。一树垂杨楼外绿,莺声不似故园听。

  • 《从弟舍人惠茶》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没丝毫,相阻拦。休儱侗,莫颟顸。含元殿上问长安。欲归家,行路难。放下著,须弥山。百斛油麻水上摊。欲成团,真个难。除有累,去痴顽。无心犹是隔重关。到其中,方是安。

  •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