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栖蟾,居屏风巖。诗十二首。
再宿京口禅院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中文译文:
再次宿在京口禅院
滩声依旧,水流动如溶解般平静,
岸上影子各异,在梵宫前相映成趣。
楚树已经七次凋落叶子,
江边的人们两次来到宿秋风中。
蟾蜍鸣叫,竹林老树摇动,长满空白,
池中的菡萏花片片落下,纷纷碎成红色。
多病的支郎思考行止,
晚年的生活转变得像蓬草漂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栖蟾写的,以京口禅院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幻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用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来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
通过描写滩声、水流、岸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时间的连续和恒久不变。禅院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凸显了宁静、简朴的禅意。楚树七次凋落叶子,江边的人们两次来到宿秋风中,暗示了人生的消长和时间的流逝。
蟾蜍鸣叫,竹林老树摇动,长满空白,池中的菡萏花片片落下,纷纷碎成红色。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事物的衰老、消亡。
最后两句“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描写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对人生的反思。多病的支郎思考着该如何应对自己的行动和生计,晚年的生活变得不稳定,像蓬草一样漂流不定。
整首诗以禅意渲染了时光的变幻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思。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与思考,引人沉思。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