矻矻守枯策,头童未起家。
居陋妇勃溪,食贫儿讙哗。
养高有骜岸,战胜无纷华。
黔浴如可移,谁辨鹄与鸦。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是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矻矻守枯策,
头童未起家。
居陋妇勃溪,
食贫儿讙哗。
养高有骜岸,
战胜无纷华。
黔浴如可移,
谁辨鹄与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思考。作者自称守持着一种枯燥的理念,年轻的时候还未能成功立足。他住在偏僻的地方,生活简陋,周围充斥着贫困儿童的喧闹声。尽管如此,他仍然培养了高尚的品德,而不是追逐虚华。他相信真正的才能应该是可以传承的,而不是随风而逝。他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中,保持了自己的清醒和独立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通过用词的节制和形象的描绘,作者展示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并不向往世俗的繁华和虚荣,而是追求内心的高尚品德。这种态度与宋代士人的风范相契合,强调了精神追求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诗中的"矻矻"形容作者坚守枯燥的理念,"头童未起家"表达了年轻时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居陋妇勃溪,食贫儿讙哗"描绘了作者生活环境的贫寒和喧闹。"养高有骜岸,战胜无纷华"表达了作者坚守高尚品德的决心和对虚华的抵制。"黔浴如可移,谁辨鹄与鸦"反映了作者面对世俗的追逐,对真才实学的辨别困扰。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和对虚华的批判。通过对生活的自省和对社会的观察,作者展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价值追求。这种态度在宋代文人士人中是常见的,体现了他们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追崇。
晚云阴映下空城,六代累累夕照明。玉井已干龙不起,金瓯虽破虎曾争。亦知霸世才难得,却是蒙尘事最平。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辈莫伤情。
芙蓉帘幕扇秋红,蛮府新郎夜宴同。满座马融吹笛月,一楼张翰过江风。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凋珰玉麈空。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馆在江东。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一迳林杪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屈尽纤纤销尽眉,广宁消息竟迟迟。十年笑语灯前事,千里关山枕上期。萱草既零堂北雨,梅花将发岭南枝。青春尽伴寒更老,再莫相逢日落时。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