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先生粗有辟邪方,不怕鱄鱼解降殃。
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势已凄凉。
豳场栗栗方登谷,汉甬陈陈可峙粮。
此是边筹居第一,贾生表饵且韬藏。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是宋代吴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次运用前文的韵脚各自作诗三解

先生粗略地拥有避邪的方法,
不怕鱄鱼解开带来灾祸。
如今雨水收止,取得了广博的成就,
初秋已经显露了凄凉的气息。

豳场的谷地颤抖着,人们开始登上山谷,
汉甬的田地一片陈旧,却可以长期供应粮食。
这是边塞筹备的首要之地,
贾生暂且表达心意,隐晦地隐藏自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前文韵脚的运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吴潜对于学问和智慧的追求。先生(指自己)拥有一些粗浅的避邪方法,不怕鱄鱼(一种凶煞的说法)带来的祸患。这里的避邪方和鱄鱼可以理解为对世俗纷扰和外界干扰的抵抗,体现了作者的内心力量和胆识。

诗中的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势已凄凉,描述了雨水收止之后,秋天初现凄凉气息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既有对功成名就的喜悦,又有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接下来,诗中转到了对两个地名的描写。豳场和汉甬都是指边塞地区,描述了这些地方的现状。豳场的谷地颤抖着,人们开始登上山谷,暗示着边塞地区的动荡和战乱。而汉甬的田地陈旧而稳定,可以长期供应粮食,暗示着边塞地区的重要性和生存的艰难。

最后两句“此是边筹居第一,贾生表饵且韬藏”,表达了边塞地区的重要性。边筹指的是边塞地区的防御筹备,居第一表示在边塞地区具有首要的地位。贾生表饵且韬藏,贾生是一个隐晦的人物,他暂且表达了自己的心意,但也保持着一定的隐约和谨慎。这句话暗示了作者自己的立场和思考方式。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心境、自然景象和边塞地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时光流逝和边塞生活的思考。

  • 《送客出城西》

    邓州谁亦解丹青,画我羸骖晚出城。残年政尔供愁了,末路那堪送客行。寒日满川分众色,暮林无叶寄秋声。垂鞭归去重回首,意落西南计未成。

  • 《宝光废塔》

    宝塔摩青苍,招提岁久荒。秋高栖俊隼,夜深月影长。寂寂星摇荡,飞霞入栋梁。守僧都去尽,萤火作灯光。鬼哭思禅度,遗经风日张。独有来巢燕,呢喃似宣扬。停骖伤古意,云合草头黄。闻说当年盛,钟鱼彻上方。

  • 《竹村居》

    霜筠万个绕龙孙,中有茅檐据小村。疏处只容猿鹤过,喜无俗客敢登门。

  •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 《观画鹤》

    华亭不相识,卫国复谁知。怅望冲天羽,甘心任画师。

  • 《偶成呈林郑二友两绝》

    声名俗口吾宗秀,风调西湖我辈人。自是山岩首不得,天教暂此伴闲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