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用前韵赠高司理共八首》

腰钱几夜梦维扬,上雨傍风只此堂。
人笑铅刀那用割,自知袜线岂能长。
课时坛畔独飞动,问字人来且碧香。
径欲披衣还旧隐,二天宁久溷苏章。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再用前韵赠高司理共八首》

腰钱几夜梦维扬,
上雨傍风只此堂。
人笑铅刀那用割,
自知袜线岂能长。

课时坛畔独飞动,
问字人来且碧香。
径欲披衣还旧隐,
二天宁久溷苏章。

中文译文:
几个夜晚,我梦见了故乡维扬的景象,
雨水来袭,风傍着这小堂。
人们嘲笑铅刀,说它无法割断,
我自知袜线又怎能长久。

在课时坛旁,我独自飞翔,
询问字人,来到碧香之间。
我渴望再度披上衣衫,回到旧日的隐居,
在这个世界里,我宁愿久居苏章的混沌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造的《再用前韵赠高司理共八首》之一。整首诗以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的纷扰中追求内心宁静和真实的愿望。

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梦境中的维扬景象,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腰钱"指的是旅途中的开销,表达了诗人离乡漂泊的辛酸和无奈。

接着,诗人通过"上雨傍风只此堂"的描绘,展示了他隐居的小堂,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他以自己与众不同的选择,来对抗外界对他的嘲笑和质疑。

"人笑铅刀那用割,自知袜线岂能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观念的反思,认为那些世俗的手段和物质并不能给予内心真正的满足和安宁。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现出对于清静和学问的追求。他想在课时坛畔自由自在地飞翔,向字人请教,来探求知识和智慧。

"径欲披衣还旧隐,二天宁久溷苏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简朴生活的渴望。他希望能够重新披上朴素的衣衫,回到过去隐居的生活状态,远离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真实与宁静的追求,呼唤着读者们珍惜内心的宁静,追求真实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 《明月入我牖》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 《宗忠简赠陈秀才诗帖赞》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 《采桑子(秋日丁香)》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 《鹧鸪天》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

  • 《游阳河岸》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