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再赠束孝先》

玉缺见不挠,剑折佑真刚。
张目不见心,人固未易量。
念我未知子,徒知外观望。
安识子所怀,赤日包白光。
去去终我身,两两无想忘。
纵予道路忧,骨尚付子藏。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再赠束孝先》是一首宋代王令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缺见不挠,剑折佑真刚。
张目不见心,人固未易量。
念我未知子,徒知外观望。
安识子所怀,赤日包白光。
去去终我身,两两无想忘。
纵予道路忧,骨尚付子藏。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束孝先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束孝先坚定不移的品质和高尚的品德的敬佩。诗人感叹人们难以真正洞察他人内心,只能凭外表来评判。他想念束孝先,但只能远远望见他的身影,无法真正了解他内心的所思所想。诗人赞美束孝先内心的伟大和高尚,将其比作赤日包裹着白光,寓意他的纯洁和正直。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明白他们注定会分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心中,无法忘怀。即使诗人自己在追求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和痛苦,他的骨血也将会托付给束孝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束孝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通过使用象征手法,诗人将束孝先描绘成坚贞不屈的玉和坚强的剑。诗中的"玉缺"和"剑折"表达了束孝先的坚韧和正直,他在困难面前不动摇,甚至愿意牺牲自己。诗人感叹人们难以真正理解他人内心,只能凭借外表来评判。这反映了人们对他人的误解和偏见,以及对真实品格的困惑。诗人内心深处对束孝先的思念和敬佩,通过描述束孝先内心的光辉,将其比作"赤日包白光",强调了他的纯洁和高尚。最后,诗人意识到他们注定会分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在心中,无法忘怀。诗中流露出对真挚友谊和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束孝先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相互关系。它展现了宋代诗人王令的才华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值得品味和欣赏。

  • 《登龙门县楼与知宰刘大著将话别因有题纪》

    名士为官处,登楼景好题。县城蚕市闹,村墅鹊巢低。日暖园蔬嫩,烟晴垅麦齐。长宜同此望,那忍话分携。

  • 《岁暮旅怀》

    天涯留滞岁将除,短发萧条叹客居。枫叶共飞游子梦,梅花不见故人书。云浮关树千山尽,夕照江烽万里余。回首旗亭心更远,每看征马一踟蹰。

  • 《过僧房》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平生四海有知心,宿草秋风只感今。独向西皋一回首,未曾平面已兰金。

  • 《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

    楼台掩映入春寒,丝竹铮鏦向夜阑。席上弟兄皆杞梓,花前宾客尽鸳鸾。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削玉风姿官水土,黑头公自古来难。

  • 《东园醉望暮山》

    我住北山下,南山横我前。北山似怀抱,南山如髻鬟。怀抱冬独暖,髻鬟春最鲜。松鬈沐初净,山蘤插更妍。我来犹斜阳,我望忽夕烟。一望便应去,不合久凭栏。山意本日惜,如何许人看。急将白锦障,小隔青鬓颜。近翠成远淡,缥渺天外仙。谁知绝奇处,政在有无间。顷刻万恣熊,可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