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一世有奇功,掩卷令人独想风。
莫笑狄祠迁武相,致人从古是英雄。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赞皇公》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才高一世有奇功,
掩卷令人独想风。
莫笑狄祠迁武相,
致人从古是英雄。
诗意:
这首诗词赞美了一个名叫皇公的人物,他才华出众,一生有着非凡的成就。他的学识和才华让人感叹不已,读他的书籍就仿佛置身于风云之中。诗人呼吁人们不要嘲笑狄祠迁移到武相,因为皇公的事迹使他成为古代英雄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皇公来展示他的卓越才华和伟大功绩。首先,诗人称赞皇公的才华,用“才高一世有奇功”来形容他的卓越才能,并表达了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诗人使用“掩卷令人独想风”来形容皇公的书写和著述,意味着他的著作使人们仿佛感受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然后,诗人呼吁人们不要嘲笑狄祠迁移到武相。狄祠是指狄仁杰的祠堂,他是唐代的名相,而武相则是指武则天。这里的“狄祠迁武相”可以理解为皇公的事迹和成就被媲美于狄仁杰,因此他的地位和功绩与历史上的英雄相当。
整首诗传达了对皇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强调了他的才华和成就,使读者对他产生了崇敬之情。诗人通过将皇公与历史上的英雄相提并论,展示了他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杰出的成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皇公的推崇之情,同时彰显了宋代文化中对英雄和才能的崇尚。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