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示众法语》

矿去金存百练周,自从索价没人酬。
腾今耀古非声色,曾为沩山作牯牛。
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
忽然风卷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示众法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与追求。

诗词中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矿去金存百练周,
自从索价没人酬。
腾今耀古非声色,
曾为沩山作牯牛。

这段意境描绘了一个人的境遇。诗人在此以矿石去除杂质、提炼金子的过程比喻自己的修行之路,表达了他积极奋斗、不断提升自己的决心。然而,他却发现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价值与努力,因为他们只关注金子的价格而忽视了百炼之功。作者以此抒发了对于自我价值被忽视的苦闷之情。

身若浮云心若风,
居常不定在虚空。
忽然风卷云无迹,
谁人解识主人公。

这段诗意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情怀和追求。他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浮云,心灵比喻为风,意味着他不拘泥于尘世的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他常常身心飘荡在虚空之中,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形态。然而,当突然风卷云散,他的存在变得无迹可寻时,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面貌。这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于他人理解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于修行之路的比喻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于他人理解的无奈。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尘埃的境界,强调了个体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

  • 《左忠毅公逸事》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

  •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蒙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 《四和》

    考留飀飀似见,谈王易易如闲。政尔盛之馨处,卧龙恰称兹山。

  • 《闻雨》

    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春梦不成。罗帐四垂红烛背,玉钗敲著枕函声。

  • 《又和二首》

    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迳。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 《所思亭海棠初折赠两使者将以小诗》

    东风着物本无私,红入花梢特地奇。想得霜台春思满,一枝聊遣博新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