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劄不入婆须密,正念何劳多气力。
往劫亲献如来座,襄王国裹逢知识。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赞三十六祖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针札不进母须密,
正念何劳多气力。
往劫亲献如来座,
襄王国裹逢知识。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佛教僧侣面对修行的困难与奋斗的意志。它表达了通过正念修行,克服内心的障碍和困扰的重要性,并展示了追求智慧和内心觉醒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修行者的心路历程。首句"针札不进母须密",意味着修行者在修炼心灵时,常常遭遇到内心的障碍,就像针无法穿透一样,需要经过细致入微的努力。第二句"正念何劳多气力"表达了正念修行的重要性,强调不需要过多的精力,只需保持专注的正念。接下来的两句"往劫亲献如来座,襄王国裹逢知识"揭示了修行者将自己的努力奉献给佛陀,并渴望在修行过程中获得智慧和解脱。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佛教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通过正念和奉献来克服困难并追求智慧的决心。它鼓励人们坚持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觉醒。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酿忆青田核,觞宜碧藕筩。直须千日醉,莫放一杯空。
四海西州旧故多,烦君问讯各如何?心期本自无南北,万里天波一月波。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于禄本为养,资身岂所安。珍肴与白粲,虽美若为餐。
早悟君王物色求,子陵应已弃羊裘。绝知至德终难掩,女子亦称韩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