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赞三十六祖颂》

咄哉瞿昙氏,唯富那夜奢。
不拘有无种,遍地法莲华。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赞三十六祖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本诗以赞颂佛教祖师瞿昙为主题,表达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智慧。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咄哉瞿昙氏,
唯富那夜奢。
不拘有无种,
遍地法莲华。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称颂瞿昙氏(即瞿昙大师),他的丰富无比,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他的财富不仅仅是指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指他在佛法修行上的无尽财富。他超越了对有或无的执着,而是在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法莲花的光辉。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词通过“咄哉”这种表达感叹的词语,突显了瞿昙大师的非凡之处。他的境界和成就令人惊叹,引发读者对他的敬仰之情。

其次,诗词中的“夜奢”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瞿昙大师的丰富财富。这里的“夜奢”可以理解为非凡的富足和奢华,进一步凸显了他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

然后,诗词指出瞿昙大师不受有或无的限制,他超越了对物质的执着,散布着法莲花的光辉。这表明他的境界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他所传授的佛法智慧遍布世间,为人们带来福慧。

最后,诗词整体氛围庄严肃穆,通过对瞿昙大师的称颂,使读者感受到佛法的庄严和崇高。同时,诗中所描绘的法莲华的遍地之景,也让人联想到佛法的广泛传播和普度众生的伟大愿景。

总之,这首《赞三十六祖颂》通过称颂瞿昙大师,表达了他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和无尽财富,同时展示了佛法的庄严和普度众生的伟大意义。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使人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慈悲。

  • 《畴依》

    迪予朱子,理一分殊。汛扫淫诐,煌煌四书。有析其精,一字万钧。有会于极,万古作程。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祖父田园都卖了,四边界至不曾留。奈何犹有中心树,恼乱春风卒未休。

  • 《早过淇县》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 《句》

    雅分供余食,鸽乱著残棋。

  • 《与常不轻弈棋输松枝笔一篇》

    南山苍须翁,阅世几千秋。终以明自煎,晚为松滋侯。孙枝后来秀,劲直余风流。亦学管城子,来从毛颖游。故人使江南,江北停归辀。持赠比岁寒,厚意岂暗投。形貌若黄槁,风度犹清修。轻健殊可人,不作绕指柔。我贫得长閒,造物因冥搜。诗成呼使前,脱帽明窗幽。旁无赏音人,赖尔

  • 《寄太素》

    雪竹风松绝点尘,邪阴消尽火成轮。时人不识先生意,唤作人间无事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