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赞三十六祖颂》

龙树非形相,独现圆月体。
说法如虚空,非舌谈真理。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赞三十六祖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描述了佛教祖师龙树的非凡境界和智慧。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龙树非形相,独现圆月体。
说法如虚空,非舌谈真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龙树祖师的境界和智慧。首先,“龙树非形相”表明龙树祖师的存在超越了一切形象和外貌的束缚。他的境界不受物质世界的限制,具有超脱凡尘的特质。接着,“独现圆月体”将龙树祖师与圆月相比,圆月象征着完整和圆满,暗示着他的智慧和觉悟具有完整无缺的特质。

随后的两句“说法如虚空,非舌谈真理”则强调了龙树祖师言传身教的智慧和教诲。他的言辞超越了表面的语言,直指真理,宛如虚空一般广阔无边。这里的“非舌谈真理”意味着真理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它超越了语言的局限,只能通过直观的方式传达。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龙树祖师的境界和智慧生动地展现出来。它表达了佛教对于智慧和觉悟的追求,以及超越言语和形象的思想境界。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触动读者的心灵,让人们感受到龙树祖师超越凡俗的智慧和对真理的追求。

  •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转石惊魑魅,抨弓

  • 《小舟自红桥之南过吉泽归三山》

    霏霏寒雨数家村,鸡犬萧然昼闭门。它日路迷君勿恨,人间随处有桃源。

  • 《客中从厚禄故人乞米》

    范甑欲尘贫亦甚,陶腰未折计何如。小窗独对萧萧雨,临得唐人乞米书。

  • 《文宗问终南山蛤蜊瑞相图赞》

    攧不开,扑不破。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终南山,相应和。喜动龙颜,百僚俱贺,谁知别有弥天过。

  • 《归真亭》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 《行香子(和北客问梅,白氏,长安人)》

    雪履无痕。溪影传神。著坡诗、请自清温松风亭韵。朝朝不去,夕夕空勤。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四野昏昏。匹马巡巡。拣一枝、寄与芳尊。更谁兴到,于我情真。是白家宾,江南路,陇头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