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衔花未足奇,直须透过始方知。
五百众中谁委悉,碓头私许老卢锥。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赞三十六祖颂》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百鸟衔花未足奇,
直须透过始方知。
五百众中谁委悉,
碓头私许老卢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寓意深远的观点。诗人通过描绘百鸟衔花的奇景,来说明仅凭外表无法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只有透过表象,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内在价值和真相。在人们中间,只有少数人能够透彻理解这个道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中的百鸟衔花形象生动有趣,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然而,诗人通过"透过"这一词语,表达了超越表面现象的意愿。他暗示人们不能只看到外表,而是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观察,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
诗词的后两句则探讨了人们中的少数人能够透彻理解事物的情况。五百众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洞悉事物的真相,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见识脱颖而出。碓头和老卢锥则是代指这些智者,他们在众人之外,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富有启发性的意境,引导人们思考超越表面的境界。它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而是要追求真正的智慧和洞察力,以更深入的方式理解和认知世界。
一丛暗淡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酿忆青田核,觞宜碧藕筩。直须千日醉,莫放一杯空。
四海西州旧故多,烦君问讯各如何?心期本自无南北,万里天波一月波。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于禄本为养,资身岂所安。珍肴与白粲,虽美若为餐。
早悟君王物色求,子陵应已弃羊裘。绝知至德终难掩,女子亦称韩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