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赞三十六祖颂》

破头山下起清波,流注黄梅不奈何。
四度敕宣端不动,尊威妙湛灌娑婆。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赞三十六祖颂》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破头山下起清波,
流注黄梅不奈何。
四度敕宣端不动,
尊威妙湛灌娑婆。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佛陀及其三十五位祖师的赞颂和膜拜之情。诗中描绘了佛陀的伟大境界和佛法的传播,以及对佛陀及祖师们的仰慕和崇敬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佛法的传播和祖师们的伟大功德。首两句“破头山下起清波,流注黄梅不奈何”形象地表达了佛法的力量和广泛影响。破头山下起的清波,喻示着佛法教诲的起源,洪流如黄梅般滔滔不绝,无法被阻挡。这种意象使人联想到佛法的普世性和无边无际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两句“四度敕宣端不动,尊威妙湛灌娑婆”描绘了佛陀及祖师们的威仪和智慧。佛陀四度敕宣,端坐不动,显示了他超越尘世的境界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佛陀和祖师们的尊威和妙湛,如同灌溉着娑婆世界,为众生带来智慧和解脱。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展示了佛法的伟大和祖师们的智慧。它表达了作者对佛陀及其祖师们的崇敬和膜拜之情,同时也启迪人们对佛法的思考和追求。

  •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好花不恨好诗迟,国色须蒙国士知。漫比玉容歌璧月,空将鹭羽斗琼枝。旁无绰约天仙对,中有甘酸鼎味宜。闻说北枝开亦遍,一尊相属定何时。

  • 《同谊夫国才饯季然于普门院取壁间五字诗各探》

    尘榻为子下,柴扉为子开。从今断还往,一室长莓苔。

  •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石莲花》

    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

  • 《木兰花》

    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垅头呜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长为此情言不尽。

  • 《兰陵王》

    蓼汀侧。朝霭依依弄色。知何许、湘女淡妆,羽节飞来带秋碧。轻裙素绡织。谁与明珰竞饰。无言处、相与逆洄,应有柔情正堆积。当年驻香鹢。记草媚罗裙,波映文席。□□□□□□摘。□□□□□,□□□□,斜阳返照暮雨湿。爱天际凉入。愁寂。念畴昔。谩太华峰头,幽梦寻觅。而今

  • 《雨后病起二首》

    小卧竹间斋,幽怀得好开。病从凉后减,雨及望时来。两屩山千叠,诸雏饭一杯。吾生计此耳,无梦到燕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