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赞须菩提》

伎俩全无始解空,雨花动地泄机锋。
欲求静坐无方所,独步寥寥宇宙中。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赞须菩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须菩提菩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修行者在追求心灵宁静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赞颂须菩提,
没有任何花招技巧始解空,
雨花动地释放机锋。
欲求静坐无可依靠之处,
独自行走在广袤宇宙之中。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集中在对须菩提菩萨的赞美。须菩提是佛教中重要的菩萨,以智慧和觉悟著称。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核心教义——空性的理解和体悟。作者表达了对须菩提菩萨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没有依赖任何花招技巧,直接领悟了空性的真谛。

在第二句中,诗词描绘了雨花动地释放机锋的景象。这句意味深长,可以理解为心灵的觉醒和解脱的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能量,宛如雨花破土而出,释放出无穷的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宁静和解脱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作者提到欲求静坐时却无法找到可依靠的地方,这意味着修行者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难以找到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达到内心平静的方法。

最后一句描述了修行者独自行走在广袤宇宙之中的境遇。这句诗词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道路上常常感到孤独、茫然和渺小,但也体现了修行者对宇宙的广阔和无限可能性的认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须菩提菩萨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在追求心灵宁静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诗词以寥寥数语,传递了深远的禅意和人生哲理,使人们对修行的意义和困难有所思考。

  • 《别诸禅众》

    万瓦禅林耸翠螺,四围山色玉新磨。恍疑别换胸怀子,霁月光风觉转多。

  •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 《望梅花》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 《纪事二十四首》

    匈奴未灭敢言家,百里行犹九十赊。怕有旁人说长短,风云气尽爱春华。

  • 《砌下老梅》

    傍砌根全露,凝烟竹斗遮。腊深空冒雪,春老始开花。止渴功应少,少羹味亦嘉。行人怜怪状,上汉采为槎。

  • 《送解敞》

    昔惜结懽浅,今嗟伤别促。离怀动秋云,清霜落群木。穷山行路难,岁晚自驱毂。飞魂不可关,昨夜先到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