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早大雾午大风寇销兵解之象》

骤合公超雾,俄飞御寇风。
大声千里动,阴翳一时空。
远睇烽楼外,愁吟战鼓中。
所思何日见,还得一樽同。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早大雾午大风寇销兵解之象》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早晨浓雾骤然弥合,午后狂风驱散寇仇。巨大的声响震动千里,一刹那间阴暗消散。远远望见烽楼外面,忧愁的吟唱与战鼓声。期待的思念何时能见面,只有一杯酒才能共同畅饮。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景象。诗人用雾和风的形象来隐喻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早晨的浓雾和午后的大风,暗示着战争的突发性和变幻莫测。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战争的威力,声响震动千里,一切都在瞬息之间发生变化。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思念之情,他希望能早日结束战争,与亲人和友人共聚一堂,共同畅饮忘却烦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诗人将战争的荒凉和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雾和风的形象使人感受到战争的突发性和变幻莫测,巨大的声响则衬托出战争的恐怖和破坏力。最后两句中的思念之情和对和平的向往,给予读者一丝希望和温暖。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深刻的诗意。它不仅揭示了战争的荒凉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还启发人们反思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让读者在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能感受到对和平的珍视和向往。这种对和平的渴望和思念之情,使诗词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感染力。

  • 《早起趁朝》

    山房客梦惊,槐厅雨清绝。蕙炉香寂寞,半挂北窗月。重城车马动,起坐候明发。华盖望宸居,烟飞隔双阙。

  • 《登普济寺慈氏阁》

    柔远楼中俯市嚣,万家蚁聚汩尘劳。此中更觉楼低小,佛界由来著眼高。

  • 《乌塘》

    地僻居人少,山稠伏兽多。怒狸朝搏雁,嚵虎夜窥骡。篱落生孙竹,门庭上女萝。未应悲寂寞,六载一经过。

  • 《公退书怀》

    昨者腾章奏发仓,今兹飞檄议驱蝗。四无告者仅一饱,七不堪中仍百忙。皦日自能临俯仰,浮云宁解制行藏?求田问舍亦何有,岁晚倦游思故乡。

  • 《依韵和答陈公度五邑季点道中见寄之什》

    幕府清郎安在哉,方冬行县冒尘埃。寂寥坐客思车乐,点检诗朋欠鼎来。按吏最谁官簿整,教民几处战旗开。未应输我论文饮,赢得新诗满箧回。

  • 《骤寒简明叔闻仲威数过之》

    相逢日日讶冬暄,为此阴寒仅覆翻。破屋未愁茅尽卷,近林无奈鸟相喧。驰驱短景贪黄卷,咫尺梅花忆故园。闻道频迂长者辙,教儿勿掩席为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