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廛无计避风埃,反闭柴门懒自开。
春梦恰同檐雨断,俗氛已逐鸟声来。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早起》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市集里无法躲避飞扬的尘土,
我慵懒地关上柴门不愿打开。
春天的梦境,就像屋檐上的雨水中断,
尘世的烦恼已经被鸟鸣驱散。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清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市集里的尘土和喧嚣是无法避免的,但作者选择在家中闭门不出,不愿面对外界的纷扰。他将自己与俗世隔绝,享受着宁静的时刻。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春天的描绘,将春雨与梦境相比,暗示了一种短暂而美好的存在。鸟鸣的声音给予了诗人希望和慰藉,让他感到烦恼已被驱散,心境得到了净化。
赏析:
《早起》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远离尘嚣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准确,用市廛的尘土、柴门的打开与关闭,以及春雨和鸟鸣等元素,将作者内心的感受与外在的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对比和隐喻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于繁琐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细腻而深沉,给人一种宁静而思索的感觉。
这首诗词的美在于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它让人感受到清晨宁静的气息,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诗人以凝练的语言传递出对于世俗的厌倦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给人以启发和思索的空间。
溥天之下号寰区,大禹曾经治水馀。衣到敝时多虮虱,瓜当烂后足虫蛆。龙章本不资狂寇,象魏何尝荐乱胡。尼父有言堪味处,当时欠一管夷吾。
紫芝峰下,小小山居。家风淡薄,堂供萧疏。茭粽叶包蒸米饭,野山茶点石菖蒲。天中令节,不用书符。
溪转樵风路,林藏禹会村。檐冰垂玉塔,山月涌金盆。畏客常称疾,耽书不出门。尚嫌城市近,更拟卜云根。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大都浪后青堆没,五老云中翠叠来。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南浦东风拂水文,汀洲芳草绿罗裙。桃花旧叶应相望,杨叶新声我独闻。酸鼻可怜香欲绝,断肠不待酒初醺。斜阳归去书窗下,一幅蛮笺赋梦云。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遣车无路送,挥泪挥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