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宝藏老道源》

骨相昂藏涧底松,平生禅窟尽从容。
几年大隐清晖阁,今日来瞻独秀峰。
打破画瓶无罣碍,大开饭店喜迎逢。
今朝且逐征途去,何日重来听晓钟。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宝藏老道源》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骨相昂藏涧底松,
平生禅窟尽从容。
几年大隐清晖阁,
今日来瞻独秀峰。
打破画瓶无罣碍,
大开饭店喜迎逢。
今朝且逐征途去,
何日重来听晓钟。

诗意:
这首诗词是楼钥赠送给宝藏老道源的作品。诗中描绘了道源在深山幽谷中修行禅定的情景,以及他多年来隐居的清静之地。诗人赞美了道源的修行态度和他所代表的高尚品质。在诗的结尾,楼钥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和对道源的崇敬之意,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相聚。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楼钥对道源的敬意和赞赏。诗中的骨相昂藏涧底松和平生禅窟尽从容描绘了道源在山谷中修行的姿态,展现了他内心的平和和从容。清晖阁和独秀峰则代表了道源隐居的地方,诗人以此赞美了道源多年来专注于修行的决心和毅力。

诗人用打破画瓶无罣碍、大开饭店喜迎逢的形象来表达道源无拘无束、乐于接纳他人的心态。这里画瓶和饭店可以理解为对外界的束缚和琐碎之事,而道源能够摆脱这些束缚,心胸开阔,乐于与他人交往。这种胸怀和态度令诗人深为钦佩。

最后两句表达了楼钥和道源的离别之情和诗人对再次相逢的期盼。楼钥表达了自己的出行之意,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道源的思念和对再次相见的希望。晓钟的声音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离别的时刻,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再次与道源相聚,共同聆听那美好的声音。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道源的修行和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道源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和再相逢的情感。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楼钥对道源的崇拜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 《喜雨三首》

    古佛炉前一柱香,神龙夭矫挂空苍。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 《玉汝惠猫头笋》

    汉臣问鹏曾游地,腊祭迎猫始出林。解箨光先凝片玉,含甘珍重等兼金。

  • 《杨柳骚》

    缕缕柔条不奈春,为谁憔悴把眉颦。年来江上多离别,不信垂杨管得人。

  • 《丁亥生日纪事五首》

    杯酒谁欤可共挥,残年心事转多违。颇闻铜柱征蛮急,孰念葵丘遏籴非。典质衣裳今已尽,留连舟楫可无归。故园堪共吾儿灌,政恐淫霖岁亦饥。

  • 《柳》

    杨柳春风绿万条,凭鞍一望已魂消。当年凤集城边路,曾爱纤纤拂画桥。

  • 《涡河龙潭》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一枯。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