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儒为见儒多误,学道缘吾道化贤。
且把功名权架阁,抱琴随我去修仙。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赠葆元》是宋代文人白玉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弃儒为见儒多误,
学道缘吾道化贤。
且把功名权架阁,
抱琴随我去修仙。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白玉蟾对儒学的抛弃和追求道教修仙的决心。他认为执着于儒学的人往往会被误导,而自己追求道教修行,将个人的修行与道德观念融为一体。他决定抛弃功名利禄,将儒学的权威置于一旁,带着琴,追随自己的心愿去修炼成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对道教修仙的向往。白玉蟾认为儒学的学习会让人迷失方向,难以真正实现个人的修行和追求。因此,他选择了抛弃儒学,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修行相结合,寻求心灵的升华和超脱。
诗中的"抱琴随我去修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追求。琴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常被视为表达情感和追求艺术境界的象征,诗人将琴作为修仙的伴侣,强调了他选择修行道教的决心和追求个人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和对个人修行的独立追求。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在宋代文人中颇为常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某种变迁。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起来汗浃似翻浆,容带清风变早凉。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后饮曹参酒,先和
柏上有群乌,一乌飞向东。方栖头与人司吉凶。八月禾已获,九月黍已舂。竞持美酒相庆乐年丰。借问何能尔,时平无困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把麾闻列郡,持橐贰春卿。得请还山早,居家旧疾平。正安琳馆乐,忽报玉楼成。死后名逾盛,生前志未行。他年如定谥,谥号决当清。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