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赠邠老》

衰疲坐甑极蒸嘘,念子柯山守旧庐。
卢叟今无僧送米,董生时有吏征租。
上书自荐心应耻,扶策躬耕计未疏。
虎豹九关今肃穆,王门行看曳长裾。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赠邠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自己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衰疲坐甑极蒸嘘,
念子柯山守旧庐。
卢叟今无僧送米,
董生时有吏征租。
上书自荐心应耻,
扶策躬耕计未疏。
虎豹九关今肃穆,
王门行看曳长裾。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个老人的生活为主题,通过描述他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价值的思考。诗中的老人感到自己身体衰老疲惫,坐在炊具旁边,蒸煮食物时发出叹息声。他怀念过去在柯山守着旧庐的时光,现在却没有僧人送米,而是有官吏来征收租税。老人曾经写信自荐过,但他觉得自己的心应该感到羞耻,因为他还没有放下扶策,亲自耕种田地,没有实现自己的计划。最后两句描绘了虎豹九关的景象,表达了时代的肃穆和王门的威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老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思考,展现了时光流逝和个人价值的主题。老人的衰老和疲惫感在诗中通过形象的描写得以体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沧桑。他怀念过去守旧庐的时光,对现在的生活感到失落和不满。诗中的自荐和耕种的计划则表达了老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努力,但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未能实现的愿望,感到内心的羞耻。最后两句以虎豹九关和王门行曳长裾的景象作为结尾,展示了时代的肃穆和王者的威严,与老人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寒菊/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送寿师新加命服后归蜀》

    日照孤云作彩霞,帝乡风送去天涯。野人遥望归何处,万里峨嵋便是家。

  • 《同诜兮过竹忘斋中》

    钟声如一寺,林影望还分。径转塔才见,轩开溪共闻。相过成晚步,分坐见秋云。诗卷娱禅暇,晴窗花气熏。

  • 《禅人写真求赞》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默亡所住,妙在而今。鳞潜寒水,鹤梦月林。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写出梦中身,你道真不真。槁寒秋在眼,渊默醭生唇。道环谁谓无象,空谷自来有神。父子不传些子妙,白首侬家老斲轮。

  • 《陆倅连和三篇见示敬酬》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公于乐府有余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 《惆怅(二首)》

    与君为别几清秋,鸿雁来时辄上楼。今日倚楼无雁过,断肠风水隔瀛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